青運會球童要技術更要意志 每場比賽要起身接球上百次
2015-10-21 07:55:58?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新聞網10月2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文 鄭帥/攝) 昨日,全國首屆青運會網球項目舉行了男子雙打、女子雙打首輪、混合雙打第二輪的比賽。頗受關注的呂成澤/何佳穎混雙組合強勢挺進四強。 球童為球員遞球 福州新聞網10月2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文 鄭帥/攝)開賽多日已來,不少第一次走進奧體中心網球館觀賽的市民對網球球童產生了好奇。“他們總是跪在場邊,多辛苦啊!”隨著不斷有觀眾發出感嘆,昨日,記者走進球童休息室,了解他們背后的故事。 “我們本身就是網球球員,平時看多了球,來當球童自然得心應手。”球童李毓超告訴記者。為了服務好本次比賽,來自福建省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網球專業的40位不同年級的同學組成了這支球童隊伍,6月份與8月份分別集訓了兩次,還在測試賽上“練過兵”。 青運賽場每場網球比賽中有6個球童,2人雙手撐地、俯身、單膝跪在邊線兩側近球網處,其余4個分布在底線和角落。“保持跪立姿勢是為了不阻擋球員視線,同時也可避免被網球砸傷。”李毓超對記者說,40個球童輪班,1次要服務滿45分鐘,“死球與發球之間只有20秒左右,所以球童們要通過快速跑動和手眼配合,將球傳到指定位置”。由于要長時間跪立和快速跑動,網前是清一色的男球童。 昨天共有24場比賽,平均每位球童上場3.6次,球童們從早上8點30分到位,直到晚間約18點工作結束,每場起身接球上百次。“參加球童志愿服務,不是考驗我們的專業技術而是考驗我們的意志,我們很珍惜這樣的機會。”李毓超說。 |
相關閱讀:
- [ 08-06]9歲球童被球棒誤擊身亡
- [ 05-10]蔡偉明:曾厝垵走出的沙足球星 做過球童當過陪練
- [ 12-04]高爾夫大牌的球童故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