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興網絡詐騙類型多 消費者擦亮雙眼莫上當
2015-10-14 09:54:44?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騙局二讓你手機中毒后竊取賬戶資金 案例:林女士到銀行反映其賬戶資金被盜,并表示未收到交易驗證短信及賬戶變動短信提醒。銀行工作人員查詢發現,銀行當天有向林女士發送多條賬戶變動短信,林女士通過電信運營商營業廳打印通話詳單,發現自己的手機在事發期間有20多條短信被轉發給外地的一個手機號,其中包括交易驗證短信和賬戶變動提醒短信,自己卻一無所知。 后來,林女士才想起,事發前幾日她收到微信朋友圈同學發的照片,當時點擊了“提示安裝”,安裝后未發生異常,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沒想到過了幾天,查詢賬戶余額時發現賬戶資金被盜。 分析:不法分子會通過各種社交媒體、短信、聊天工具、二維碼等途徑傳播“木馬病毒”,持卡人一旦點擊,木馬病毒就會收集客戶賬戶信息,屏蔽并截取交易驗證短信后轉發至不法分子手機上,進而通過銀行身份驗證盜取客戶資金。 防范措施:使用手機終端時,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壓縮包、圖片和二維碼等,避免手機終端被植入木馬病毒。若已點擊不明鏈接等,需請專業人士對手機進行病毒查殺。及時修改賬戶密碼與電子渠道密碼,并前往網點將賬戶進行永久掛失,重新開立新賬戶。 騙局三網購后“店家”要求辦理退款 案例:陳小姐網購了一件衣服,幾分鐘后接到“店家”電話,告知因交易失效需辦理退款,并提供了一個“客服QQ號”。陳小姐加了QQ號后與“客服”溝通,根據其提供的“退款鏈接”進入一個網站,按照“客服”提示輸入了銀行卡等個人信息,在收到手機交易驗證碼時未仔細核對信息便在電腦上輸入。之后陳小姐并未收到退款,而且再也聯系不上那個“客服”。陳小姐立即查詢賬戶余額,發現賬戶資金已被不法分子轉走。 分析: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客戶網購信息,以退款為由,通過電話聯系客戶,要求客戶加其聊天工具,并點擊其提供的“釣魚網站”鏈接。客戶輸入賬戶等個人信息,在未仔細核對短信內容的情況下,把手機驗證碼告知不法分子,最終導致資金被盜。 防范措施:網購時要認清官方渠道,不要輕易點擊非正規途徑提供的網絡鏈接,避免進入“釣魚網站”。在收到手機交易驗證碼時,仔細核對短信中的業務類型、交易金額是否正確。多家榕城銀行提醒說,任何客服工作人員都不會向持卡人索要交易驗證碼,如有索要均為詐騙。 |
相關閱讀:
- [ 09-14]境內電話詐騙四年翻五倍 移動終端成網絡詐騙重災區
- [ 08-30]手機端詐騙人均損失高 釣魚網站為常見網絡詐騙手段
- [ 08-28]網絡詐騙案例 輕信轉賬截圖被"姐姐"騙走萬元
- [ 08-19]“低價蘋果”騙來百萬 惠安破獲特大網絡詐騙案
- [ 08-15]虛構悲劇求打賞 實為網絡詐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