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基層競技體育闖出天地 3年輸送體育苗子50多人
2015-10-12 17:03:33?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特長突出文化優良 學員能進也能出 每天清晨6點半,方艷蓉和其他學員會準時從連江縣體育訓練中心的宿舍中起床,經過洗漱、吃飯,7點她已經坐上前往鳳城中學的校車。經過一天的初三文化課程學習之后,下午4點半她又乘坐校車返回訓練中心。晚上中心則為她安排2小時的田徑項目訓練以及2小時的文化課程輔導。 連江縣體育訓練中心主任胡武認為,當一個孩子在經過一段訓練后發現體育技能沒有后續發展可能時,機制上要保證他能夠回到傳統學校繼續學習。 “我們創立時的宗旨就是‘特長突出、文化優良’。”胡武說,“目前選送的成功率達到40%左右,去年甚至達到50%,即35個達到選送標準的學員成功向省市體校、體工隊輸送了18個,其他超齡學員也順利回到傳統學校。” 借力社會辦學模式 擴大競技體育參與度 對于基層競技體育來說,良好穩定的生源及廣泛的學生受眾面是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2014年,連江縣體育訓練中心45個招生名額,最終只在全縣選拔了33人。“每一個選拔進來的學生,我們都要為他規劃好后路,這樣家長才會信任你,才能保證生源的可持續性。”胡武主任說。 針對跆拳道、籃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具有廣大學生受眾基礎的運動,連江縣充分發揮學校以及社會辦學的力量,大大降低體育人才培養成本。 目前連江縣大力推動的校園足球運動,構建一校一隊體系,學校之間結對競賽、互動,以賽促練,在中小學儲備了大量足球苗子。而位于連江縣體育訓練中心,有社會資本注入的連江縣王牌跆拳道俱樂部,前來訓練的孩子也在不斷增加。 “以跆拳道為例,利用中心的場地優勢,租賃給社會力量運作,吸引學生以及社會人員前來培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心資金不足的問題。去年省運會跆拳道項目連江縣拿到了1金1銅,說明這種合作模式可以做到雙贏。只要有利于基層競技體育發展的模式,都值得嘗試。”胡武說。 |
相關閱讀:
- [ 03-17]省安監局領導來連江調研基層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設
- [ 05-19]連江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能人進班子 實事凝人心
- [ 02-27]福州市婦聯界別政協委員“下基層、訪婦情”
——走訪連江縣玉華山自然生態農場 - [ 01-24]福建連江:機關年味淡了 基層服務民生的腳步聲多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