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運圣火點燃金秋榕城 水陸接力穿越古今
2015-10-12 08:53:49??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坊七巷 南后街 南后街 光祿吟臺 火炬傳遞最后一段選擇在三坊七巷,寓意深遠。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福州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中國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區。這里的街巷起于晉,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其古老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保存較好的明清古建筑159座(包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被譽為“明清建筑博物館”、“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坊七巷自古為“閩都名人聚居地”,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寶琛、林覺民、林旭、冰心、林紓等大量對當時社會乃至中國近現代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等皆出自于此,使其充滿了特殊的人文價值,成為福州的驕傲。文史界有“一部三坊七巷史是半部中國近代史”的說法。2006年,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啟動。2009年6月10日,福州三坊七巷在全國200多條參評街區中獲最高票,獲得““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榮譽稱號。如今,三坊七巷已經成為福州最負盛名的景區,并于今年晉升為國家AAAAA級景區。 三坊七巷光祿吟臺又稱“玉尺山”,是一處著名的古典園林,原為宋代法祥寺院遺址。宋熙寧三年,光祿卿、福州太守程師孟常游此,揮毫篆書“光祿吟臺”,由寺僧將它鐫刻在北側石頭上。清時林則徐曾在此放鶴?!巴馀伞备=ù砣宋镪愌?、鄭孝胥、林紓等也常在此聚會作詩。此處集池、臺、亭、石、花、木之勝,保留有清代曲池、石橋、小亭等景觀,并有宋至民國十余段摩崖題刻,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物價值,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以光祿吟臺為本次青運會實體火炬傳遞,既是青春對歷史的致敬,也體現了福州作為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自豪。 ? |
相關閱讀:
- [ 10-12]省領導檢查指導青運會安保工作
- [ 10-12]首屆全國青運會實體火炬傳遞在榕舉行
- [ 10-12]首屆青運會將開幕 跑友"樂活跑"踐行全民健身
- [ 10-12]首屆青運會將開幕 跑友"樂活跑"踐行全民健身
- [ 10-12]泉州承辦青運會武術散打 福州女團有望沖擊獎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