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月嬰兒拉肚發燒不停 細菌可能源自雞鴨
2015-09-23 08:21:5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9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燕燕)還沒滿月,小立(化名)就住院兩次,反復拉肚子、發高燒。最近,他被緊急送到省婦幼保健院,醫生才發現,小家伙感染了“火雞沙門氏菌”,已引起多種并發癥,隔離治療12天后,他才痊愈。 “這種病不少見,但小嬰兒染病的較少?!笔D幼保健院兒童重癥監護室的主任王世彪說,小立還在吃母乳,很可能是家人宰殺雞鴨后,沒洗凈手就碰了奶瓶。 案例 一直喝母乳 意外被傳染 8月初,小立出生在武夷山,長得挺壯實,但才過了十多天,他突然拉肚子,如水樣,一天拉了十多次,有時還吐白色的奶渣,體溫也迅速飆到38.8℃,整天不愛吃奶。家人把他送到當地醫院,醫生推斷是急性腹瀉。掛了3天點滴,他的燒退了,住院10天,他才不拉肚子。但出院僅一天,小立又開始拉稀,一天拉了7次,體溫又慢慢地往上升。8日晚11時許,家人連夜把他送入省婦幼保健院。 醫生接診時,小立的臉色慘白,呼吸急促,心跳很快,體重比出生時還輕了1.6斤,已中度營養不良。因長時間拉肚子,他已脫水、電解質紊亂,小屁股也一片潮紅。檢查報告顯示,他的膽囊、雙肺、肝腎也受到了影響?!安粚牛 贬t生給他做了大便細菌培養,報告顯示,小立感染了火雞沙門氏菌,是急性細菌性腸炎。 “小立喝母乳,咋會染上細菌?”媽媽挺納悶。王世彪主任反復追問,她才想起,坐月子時,家人常宰殺雞鴨、鴿子,給她補身子,可能是沒洗凈手,就碰了奶瓶或擠奶器。 現象 入秋可能高發 應隔離治療 王世彪主任說,沙門氏菌聽著挺陌生,其實挺常見,它的分布很廣,主要污染肉、禽、魚、奶、蛋類等食品,小立感染的是較常見的火雞沙門氏菌,病菌可能來自家禽。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常列榜首,曾多次引起集體食物中毒。 王世彪主任說,沙門氏菌的發病高峰在7—11月。被傳染后,潛伏期約8~24小時,可能突然發熱、腹瀉等,有點像急性胃腸炎,嚴重時搶救不及時,還可能死亡。 “早發現早治療,并隔離治療”,王世彪說,人類可能同時感染兩種沙門氏菌,即使治好了,也可能反復感染。為此,在流行病區,遇到類似敗血癥、急性胃腸炎等,應引起警惕,尤其夏秋季不明原因的發熱和腹瀉。 提醒 此菌生命力很強 勿吃生食 王世彪主任提醒,沙門氏菌的生命力很強,在冰箱中,仍可生存3~4個月,在糞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5個月至2年。一旦將冰箱里的食物拿到常溫下,這種細菌就開始活躍,只要兩小時,就可能繁衍出足夠多的數量。人們吃了染菌的禽類、肉類、蛋類、乳類,接觸被污染的土壤,與恢復期患者和無癥狀的帶菌者接觸,都可能染病。 他建議,不喝未經處理的水、生牛奶,不吃生肉、生蛋;便后、換尿布后、接觸寵物后,應洗凈雙手;新鮮肉應該放在干凈的塑料袋內,以免滲出血水,污染別的食物;處理生肉后,未洗手前,勿接觸其他食物或抽煙;每接觸一種食物,應將砧板洗凈;不吃死畜、禽的肉、血和內臟;吃生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凈;剩下的飯菜要冷藏,冷藏時間超過1天,應再次燒開后食用;應將病人隔離,妥善處理病人和動物的排泄物。 |
相關閱讀:
- [ 09-07]食藥監總局發布食品安全風險解析:解讀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 [ 08-13]美國豬肉制品引發沙門氏菌疫情 已有134人感染
- [ 07-24]美國11州爆發沙門氏菌感染 金槍魚壽司或為元兇
- [ 01-14]西班牙凍豬肉檢出沙門氏菌 廈口岸首次檢出已銷毀處理
- [ 01-13]廈門口岸首次從西班牙進口凍豬肉中檢出沙門氏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