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9月1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王楊林)昨日記者從福州兒童醫院獲悉,這幾天溫差變化大,因上呼吸道感染導致寰樞椎移位的患兒明顯增多。一名4歲男孩感冒后咽部發炎,引發寰樞椎半脫位,早晨睡醒發現成了歪脖。 小感冒引起了歪脖 福州兒童醫院骨科醫師陳從珍告訴記者,這名男孩9日到醫院就診時,頭部向右側偏斜45度。家長告訴陳醫師,男孩前一天還好好的,上了幼兒園,可是早晨一起床就成了歪脖子。家人想給孩子的脖子“復位”,但只要稍微一扭,孩子就疼得哇哇叫。大人們以為是落枕,給他貼了膏藥,但沒效果。 陳從珍介紹,這名男孩的CT片顯示,他的齒狀突與寰椎兩側間距相差2毫米,不對稱,男孩的癥狀是寰樞椎半脫位的前期表現。原來,8日下午,男孩在幼兒園玩耍時,脖子就已經有些不舒服,但他沒在意,仍是又蹦又跳,結果9日早晨一起床,脖子就歪了。陳醫師還發現,這孩子正患感冒,咽喉紅腫,扁桃體腫大,且沒有外傷,因此考慮是咽部炎癥引起的頸椎活動受限。 “低頭族”孩子 也要小心 小感冒為什么會引起頸椎脫位?陳從珍解釋稱,頸椎與咽喉部位緊密相鄰,在炎癥的刺激下,頸椎周圍的肌肉容易痙攣,橫韌帶松弛,導致其固定寰樞椎關節的功能下降,最后就表現為頸部活動受限。 陳從珍介紹,寰樞椎移位一般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長時間保持不正確姿勢,比如趴著睡、低頭玩手機或IPAD等;二是上呼吸道感染,比如咽喉炎癥、感冒等;三是外傷導致。臨床上,因上呼吸道感染導致寰樞椎移位的患兒最多。“特別是眼下季節交替的時候,溫差變化大。孩子很容易感冒,引起咽部炎癥,一旦由此引起頸部活動受限,不及時治療卻仍劇烈活動,就可能造成寰樞椎半脫位,繼續發展還可能壓迫神經,患兒會感到肩膀、上肢等部位無力、疼痛,這就要手術治療了。” 陳醫師建議家長用一個四五厘米厚的毛巾方塊,放在孩子肩胛骨之間,讓他平臥,不用枕頭,這樣能使頸椎處于休息位;同時讓孩子多喝水、飲食清淡,觀察孩子體溫,防止咽部炎癥進一步發展,一般休息三天至五天,癥狀就能慢慢緩解。 |
相關閱讀:
- [ 02-27]“低頭族”需防肌膚老化
- [ 10-23]“低頭族”遭遇微信營銷 “朋友圈”成“生意圈”
- [ 04-22]防止聊QQ跌倒 “走路QQ”:用攝像頭模式做背景
- [ 04-14]“消失的信號”
- [ 03-04]記者調查:福州馬路"低頭族"現象普遍 安全隱患大
- [ 11-29]福州街頭“低頭族”不少 年關將至小心被賊盯上了
- [ 10-17]福州街頭隨處可見“低頭族” 專家:不要過度依賴自媒體
- [ 07-19]為取悅“低頭族” 福州多家百貨擬推免費WIFI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