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區構建對外通道運輸體系 推進新型城鎮化
2015-09-11 07:33:57??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使每項建設都經得起歷史檢驗 “以前瞻意識、戰略思維考慮城市發展、產業布局、生態建設等各項工作,使新區的每一項重大建設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從一開始,福州就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積極謀劃著新區的建設。 金融業對福州新區建設給予高度關注。截至目前,福州新區已舉辦兩場重大項目融資對接會,多家銀行共與數十個新區項目達成合作,投放貸款逾200億元。隨著項目融資對接機制進入常態化,目前,我市已完成福州新區重點項目第三次融資需求信息征集篩選,預計可對接銀行資金200多億元,可望超過前兩次的總和。 此外,民生銀行、保利集團、中國人壽等金融機構還相繼與福州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計劃提供2200億元資金支持福州新區建設。同時,福州新區發展建設基金也在積極推進之中,將進一步為新區建設提供助力。 “當前,福州新區發展呈現出‘機制創新有序推進、產業升級加快步伐、公建設施穩步建設、對外開放持續擴大’的積極局面。”福州新區辦負責人說,項目建設快速推進,推動著新區各項建設任務的加快前進,激發了新區內生活力,促進各種優勢資源向新區加快集聚。 福州港江陰港區是“全國少有、福建最佳”的深水良港,已開通數十條國際、國內航線,在去年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萬標箱后,年初以來集裝箱總量繼續保持近20%的增幅。計到2020年,福清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將超過300萬標箱,成為福州新區和福建自貿試驗區的堅強支撐點。 “福州新區不是‘白紙’,已經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條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曉江說。 基于這個基礎,福州新區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努力實現福州新區建設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協同推進。 找準發力點促進城市轉型升級 “把握發展節奏,找準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等的發力點,將更好地促進城市轉型升級。”曾主持過北京、天津、海峽西岸城市群等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總體規劃和城鎮體系規劃,同時也在關注著福州新區發展的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創新所所長朱力說。 福州新區就是這樣發力的。 “切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舍得投入、惠及百姓,做到與經濟發展協調、同步推進。”福州新區的建設進一步凸顯省會品位,著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加快推動發展指數與幸福指數同步提升。 在進入全面建設階段的2014年,福州新區就拿出了一個近期著力推進的四類十大重點建設項目表,分別為十大產業項目、十大城建環保項目、十大基礎設施項目、十大民生項目,從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高水平加快新區建設發展。 今年6月初,福平高鐵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鼓嶼門航道主橋Z05墩4#孔,一根直徑4.5米鉆孔樁灌注成功,成為目前世界橋梁建設史上最大直徑樁基。這個難度最大的關鍵控制性工程的突破性進展,為福平高鐵在2019年建成通車創造有利條件。福平高鐵是福州新區“十大基礎設施項目”之一,其建成通車后,福州至平潭全程只需約半小時車程,兩地將形成“半小時生活圈”。 飛鳳山水廠工程設計水量為30萬噸/日,分兩期建設,是福州市2015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8月底,水廠一期如期建成通水,每日可供水量15萬噸,緩解了周邊居民因水壓不足而導致的“階段性停水”的煩惱。 8月18日,福州軌道交通6號線工程建設公示,將成為繼地鐵1號線、2號線之后,省會福州啟動建設的第三條城市軌道交通,建成后將連通福州南臺島和福州機場,促進烏龍江兩岸城市組團之間的聯系,加快推進福州新區﹑馬尾新城與長樂市的開發建設。 沒有產業的集聚發展,新區的發展就無從談起。建設實力新區,福州選擇了體現城市服務功能、具有福州新區綜合優勢以及發展潛力大、產業關聯帶動效應強的功能型服務業進行重點突破。 在福州新區落地長樂的就有榕威實業紡織科技園、恒申合纖兩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將進一步推動具備產業規模優勢的紡織業加快集聚、轉型升級發展。與此同時,總投80億元的瑯岐文化旅游綜合體和總投100億元的福州華僑城大型文化旅游綜合項目也正在盡快推進之中,新區將進一步突破傳統產業的束縛,大力發展高、精、尖的新興產業,以強有力的產業發展為新區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隨著一個個的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建設,福州新區加快邁出了省會福州“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的堅定步伐。 福州,向海邁得更近了! |
相關閱讀:
- [ 09-10]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福州新區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 [ 09-10]福州新區的看點在“靴子”落地之后
- [ 09-10]福州新區今年安排336項重點項目
- [ 09-10]福州新區終獲國務院批復 含福清部分區域
- [ 09-10]福州新區推進兩岸合作發展 實現福平連片共繁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