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環衛工人在工作間隙,前往免費飲水點喝涼茶。 高溫津貼, 該怎么落實? 謝宏忠認為,好政策關鍵在于落實,政府部門應當為勞動者舉報提供更便捷的平臺和途徑,讓勞動者的所有舉報都能得到及時回復。如果企業不依法發放高溫津貼的行為被證實,就應納入企業誠信記錄,直接影響到其經營行為,成為“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大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各地可根據具體情況,出臺相應的法規細則,如掛靠勞動關系的員工的高溫津貼費用如何支付,室內溫度規定要有可操作性。 在蔡思斌看來,高溫津貼的落地,要用法律來兜底。國家《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同工同酬是勞務派遣員工的權利,高溫作業的勞務派遣工應該要像用工單位的其他勞動者一樣享受高溫津貼。但對于掛靠勞動關系的情況,法律尚無規定,應該做出明確規定。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勞動監察執法,提高企業違法成本,減少違規現象,還要加大工會、媒體和社會公眾的監督力度,形成合力。“問題的關鍵在于《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中,對企業不發放高溫津貼的做法沒有規定明確的罰則,導致部分企業對高溫津貼不以為然,這個空白一定要補上。”蔡思斌說。 蔡思斌還建議,按月支付高溫津貼一定要貫徹到位,許多企業為逃避此項義務,以一次性發放為借口,拖著不發,最終不了了之,這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另外,上海的做法可資借鑒,今年修改的《上海市集體合同條例》明確了工資集體協商的內容,包括獎金、津貼等分配辦法,員工可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的方式主張權利,這既可提高高溫津貼發放的執行力,又可提高員工的知曉率。 福州市人社局表示,將通過新聞媒體、上門送法等途徑,宣傳關于防暑降溫勞動保護的法律知識,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點評>>> 要制度“清涼”,更要執行“硬度” 烈日炎炎,許多勞動者由于工作需要,接受燒烤模式的“烤驗”。每人每月200元的高溫關懷,錢并不算多,但這是給予特殊勞動者的勞動保障、勞動權利,這或許能在炙熱的夏天為他們帶來一絲涼意。 近幾年來,各地高溫津貼發放情況逐年好轉。如福州,記者查閱了福州便民呼叫中心12345,統計數據讓人欣慰。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底,有關高溫津貼的訴求件為24條,去年同期為15條,今年為6條,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可是,許多勞動者缺乏維權意識,也不敢跟老板叫板,導致數據可能存在失真,對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在現實中,這種“清涼”制度在一些企業員工的眼中,只是望梅止渴,看上去很美,卻無福享受。一些企業不發、少發高溫津貼,以實物來取代高溫津貼,一些企業更是以法不責眾的心態消極對待,根本的原因在于制度執行力缺少“硬度”。制度有溫度,更要有硬度。好的制度如果不落實,終究也只是個擺設。 好制度,關鍵在于執行到位。提升執行力,這就需要勞動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如今是信息社會,更要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將這種違法記錄錄入大數據,這樣才不會讓用人單位或雇主存有僥幸心理。此外,機制不順,加上目前享受高溫津貼的范圍、標準缺乏操作性、處罰沒有明確的細則,這些都是硬傷,需要有關部門及時堵上漏洞。 ? |
相關閱讀:
- [ 08-08]高溫津貼,“享”你不容易
- [ 07-31]超過35℃室外工作要發津貼 沒拿到高溫津貼可舉報
- [ 07-23]6000名環衛工人領取高溫津貼 每人每個月200元
- [ 06-11]福建今年高溫津貼支付標準不變
- [ 07-13]福建:沒領到高溫津貼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 [ 07-11]記者調查33家單位55名員工:高溫津貼?從沒聽說過
- [ 07-08]福建目前高溫津貼每人每天8~10元
- [ 08-14]江西高溫津貼提高至240元/月 發放時間擴大至4個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