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來,福州市加強了高溫天氣期間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將建筑施工、交通運輸、環境衛生、加工制造行業作為重點檢查對象,用人單位高溫津貼發放情況有了明顯好轉,但仍有一些企業員工的高溫津貼難落實 高溫津貼,為何難入袋? 一處建筑工地上,工人們正在扎鋼筋。
東南網8月28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實習生 孫夢新 林芳霖/文 王毅/圖) 在“燒烤模式”的天氣中,高溫津貼是一劑心靈的“涼藥”。近期,記者在福州市走訪了多個崗位,發現較之以往,高溫津貼政策落實情況有了好轉,但仍存在一些公司不發津貼、以實物代替等現象,好政策還需要進一步落實。 高溫津貼, 到哪兒去了? 7月16日上午,記者在晉安區新店鎮西園路上采訪了正在送件的快遞員小張,他是福州申通快遞公司的一名員工,上班時間為9時至17時,每天在炎炎烈日下送快遞。小張說,知道這一津貼政策,但從未收到津貼,他沒有向勞動部門反映,因為覺得反映了也沒用。 記者聯系了福州申通快遞公司總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員工每人每月有100元高溫津貼,此外還發放一箱菊花茶和一箱花生牛奶。但據記者了解,快遞小哥們并沒有收到這一津貼。 記者在鼓樓區通湖路口又采訪了全峰快遞公司快遞員小王。他說公司從未發放過高溫津貼,連消暑物品也沒有。此外,韻達快遞、百世匯通等多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都表示沒有收到高溫津貼。 當天午后,記者來到福州海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旁邊的施工工地。烈日當空,45歲的建筑工人胡師傅一邊擦汗,一邊對記者說:“我們的高溫津貼每天1元,和工資一起發。工地里都放著涼茶讓我們喝,要是中暑了,還有藿香正氣水。我們這種做一天掙一天的,有津貼就算不錯。” 8月6日中午,室外溫度高達35℃。福州公交集團出租車司機林師傅告訴記者,他到公司兩年多,從未收到過任何高溫津貼,但公司每年夏天都發放消暑用品,通常是菊花茶、冬瓜茶、王老吉等飲料,以及綠豆、蜂蜜等。該公司的方師傅也說沒有拿到一分錢,只領到一箱王老吉和一瓶蜂蜜。在福州海峽出租車公司工作了6年的陳師傅對記者說:“我從沒拿到高溫津貼,今年就發了王老吉等3箱飲料。” 對此,福州公交集團出租車公司總經理金勇回應說:“公司高溫津貼按照規定是每人每天1.5元,共發放122天,我們給每人發蜂蜜和茶油,加起來還高過標準50多元。”福州海峽出租車公司負責人黃先生說,夏天時會發涼茶之類的消暑飲品,但是高溫津貼不由公司發放,已經包含在司機每日收入中。 記者了解到,這些防暑物品屬于福利或勞保用品,發放沒有硬性規定,但不能沖抵高溫津貼。若把實際應發放的津貼用實物沖抵,發了東西就不發或少發高溫津貼,不符合規定。 |
相關閱讀:
- [ 08-08]高溫津貼,“享”你不容易
- [ 07-31]超過35℃室外工作要發津貼 沒拿到高溫津貼可舉報
- [ 07-23]6000名環衛工人領取高溫津貼 每人每個月200元
- [ 06-11]福建今年高溫津貼支付標準不變
- [ 07-13]福建:沒領到高溫津貼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 [ 07-11]記者調查33家單位55名員工:高溫津貼?從沒聽說過
- [ 07-08]福建目前高溫津貼每人每天8~10元
- [ 08-14]江西高溫津貼提高至240元/月 發放時間擴大至4個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