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顱內“拆彈”前 起用3D打印仿真模型做演習
2015-08-28 08:54:0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康德智教授說,有了3D打印模型,術前可直觀設計手術方案 東南網8月28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章微文/圖)腦袋里長瘤,那可是件不得了的事,仿佛一顆炸彈安在頭里。開顱“拆彈”中,腦外科醫生手中的醫用鑷每進退1毫米,都異常關鍵,容不得半點閃失。這就好似拆彈時的“剪線”,一招下錯,滿盤皆輸。 可人的顱內情況,遠比炸彈結構復雜,血管、神經縱橫交錯,醫生如何能“精確制導”,找準病灶?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醫院的腦外科醫生們,想到了一門新技術:3D打印。借由該技術的幫助,根據病人腦內掃描結果,三維建模,通過3D打印機制出與病人腦袋1:1仿真模型,醫生先在其上做“演習”,設計好手術方案后再“上陣”,減少了術中損傷,縮短了手術時間,還讓手術更安全、費用更省。 去年10月起,該院已成功開展了10多例應用3D打印顱內動脈瘤模型指導的腦外科手術,開全國先河。 腦內存4“彈”大姐命懸一線 最近,50多歲的泉州李大姐(化名)突感劇烈頭疼,家人將她送入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醫院檢查,發現李大姐腦內的血管瘤破了,造成了腦部“蛛網膜下腔出血”。再一細查,李大姐腦中居然有4個大小不一的動脈瘤,大的如花生米,小的如綠豆。 “腦部動脈瘤,1個就很要命,她還長了4個。”醫院常務副院長、神經外科主任康德智教授說,4個動脈瘤長在4條不同的腦血管上,最大的“花生米”最危險,長在基底動脈頂端,緊貼主管意識、呼吸、心跳的腦干,一旦這顆動脈瘤破裂,頃刻間就會威脅生命。 動脈瘤其實并非常說的“腫瘤”,而是一種血管瘤,是在強大的血流沖擊下,血管上鼓起一個“血包”,血管壁極薄,容易破裂,被稱為“不定時炸彈”。腦部的血管瘤不僅有大出血的危險,還有壓迫神經的危害,更為棘手。 “這可是腦袋里的‘炸彈’,必須‘拆彈’!”康德智說。 |
相關閱讀:
- [ 06-19]ATM機現針孔攝像頭追蹤 取錢 要先“拆彈”?
- [ 06-16]ATM機上驚現針孔攝像頭 取錢要先“拆彈”?
- [ 05-28]女子心臟旁驚現鵝蛋大腫瘤 醫生花兩小時妙手拆彈
- [ 01-09]后山抱回"鐵礦石"才發現是炮彈 被特警拆彈組帶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