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福州老品牌:戴上電子表 依伯童年好神氣
2015-08-14 08:10:5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上世紀80年代的老電子表,留到今天,無論完整還是殘缺,都成了收藏品(網絡圖片) 東南網8月1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帥毛朝青)“對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孩子們來說,電子表是一種新奇的好東西。”今年40歲的福州市民翁榕青告訴記者,自己上小學時,擁有了一塊福州市手表廠生產的“福表牌”電子表。現在早已習慣用手機看時間的他,對自己當年的第一塊手表,一直有著特殊的情感。 據了解,早在1978年,福州市手表廠就從香港購進電子生產線1條,開始為港商來料加工電子表,并少量生產“福表牌”電子表,當年生產了1000只。因為在福州大受歡迎,到1984年,一年就生產了41萬只。當年,好多福州孩子第一次擁有自己的手表,就是這種“福表牌”電子表。1985年,“福表牌”電子表獲得福建省優秀新產品獎。對于這種介于計時器與玩具之間的產品,許多今天的中年人一直無法忘卻。 翁榕青告訴記者,小時候,他家住在群眾路群眾新村。記憶中,手表都是上發條的機械表,而且價格都很高,特別是上海產的手表,往往要100元以上,當年是一名普通工人兩三個月的工資。所以,當時的成年人一般都是上班有了正式工作,或者是結婚,才會買上一塊手表。孩子們就只有眼饞的份兒了。 這一切都隨著電子表的出現而改變了。當年,一塊普通的電子表,只要五到十元錢。翁榕青記得,自己上小學三年級時,班上就有同學戴上了電子表,開始是外地貨,后來出現了本地生產的“福表牌”電子表,別提多神氣了。 翁榕青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向媽媽要電子表。可是他的爸爸是工人,媽媽是商場里賣布的售貨員,微薄的工資還要養育翁榕青兄弟兩個人,日子過得緊巴巴,也沒有閑錢來買電子表。翁榕青回憶說,當年自己也是不懂事,又是哭又是鬧,有時還會把作業本撕碎扔在地上,嚷著跟媽媽說,等自己將來長大了,要買一款世界上最好的電子表還給媽媽。 后來,媽媽果然給他買了一塊“福表牌”電子表。他特別喜歡這塊表,只有洗澡時會摘下來,平時連睡覺都戴在手腕上。上個世紀90年代,“福表牌”電子表的產量明顯減少。現在,人們幾乎看不到“福表牌”電子表了。 長大后,翁榕青的經濟情況變好了,也擁有了石英表,其中也有名牌手表。現在他根本不戴手表了,手機上也有時間。他說,遺憾的是,自己也沒有實現童年的諾言,給媽媽買一塊電子表。媽媽已經60多歲了,也是用手機看時間,用不上電子表了。 |
相關閱讀:
- [ 10-08]騙走男童電子表獲當庭原諒 貪婦慚愧寫悔過書
- [ 03-14]兩會電子表決是民主的進步
- [ 11-19]顧客吃火鍋里吃出電子表 事發年年大豐收羅賓森店
- [ 11-19]顧客吃火鍋里吃出電子表 事發年年大豐收羅賓森店
- [ 11-18]年年大豐收吃魚吃到電子表 餐廳免單食客要求上醫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