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家族抗日史 福清海口前村被稱"勿忘抗戰村"
2015-08-12 08:10:15?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村民幾乎家家都有血淚史。 福州新聞網8月1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文 楊勇/攝)昨天上午,由福州晚報與市檔案局、檔案館組成的“福州抗日戰地大調查”小分隊,走進福清市海口鎮前村。在這村里,每行一步,您都會強烈地感受到中國人的血性和不屈。 村里要道上貼的標語多與抗日有關,如:“勿忘雪恥,勿忘抗戰”“安倍要道歉,日本要謝罪”等。記者問村民:“這些標語是否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而貼?”村里老人答:“我們經常張貼,因為要教育青年一代別忘了日軍欠下的血債,別忘了先人抗日歷史。” 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后的前村男女老少抗日救國經歷和1941年8月日軍的屠村史,給這個村莊留下了鮮明的印記。 在村中老井旁,記者見到正在捆扎松枝的吳瑞玉老人,她今年96歲。1941年8月日軍屠村時,她的丈夫林光春在日軍瘋狂的掃射下,中彈倒下,頑強地站起,快速跑下大海,泅水奮游,躲過了敵人追擊,傷好后,參加了抗日軍隊,最后沙場殉國。聽說大家來收集、調查前村抗日史,吳瑞玉憶起往事,揮手作刀,高高舉起,不斷地做剁砍狀,她說:“再有侵略者來,我要剁了他們。” 聽說從省城有人來調查、收集前村抗日資料和日軍屠村史,村里近百個老人抱著被日軍屠殺親人的照片、拿著自己家里寫的日軍暴行記錄材料,集中在祠堂里。林啟鏗捧著父親的遺像和一包父親的遺物,含淚訴說往事。林父華庭被日軍殺害時,年僅29歲。前些年,林啟鏗與哥哥為父親遷墳時,在父親胸部遺骨旁找到了一顆子彈頭。他打開用層層白紙包裹著的子彈頭,對我們說:“就是這顆罪惡子彈,要了我父親的命。現在每年清明節、‘七·七’事變日、‘八·一五’日本投降日,我們都會拿出這顆子彈頭,擺在父親像前,向我的兒子、孫子、曾孫們訴說侵略者暴行。” 在日軍屠村中失去了祖父和曾祖母的林云開對記者說:“我們村家家都整理了家族抗日史,人人都想控訴日軍暴行。”林云開與村中多人合作完成了對日軍屠殺村民的口述記錄,還建起了紀念罹難親人的墓園。他說:“我們還要建紀念碑、紀念館。我們村世世代代都不會忘了抗戰,所以有人稱我們村是‘勿忘抗戰村’。” |
相關閱讀:
- [ 04-18]馬關條約120周年 臺著名媒體人:臺灣抗日史不可忘
- [ 10-20]廈門大學辦兩岸座談會 紀念臺灣農民抗日史
- [ 07-07]漳州東山:舊校園里的獻機碑訴說一段抗日史
- [ 10-16]《亮劍》班底再度打造抗日史詩大劇《勇士之城》
- [ 06-14]閩南抗日大刀隊——漳州人民抗日史上濃重一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