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赴羅源指導食用菌災后自救 收菇季節將縮短
2015-08-12 07:10:33?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新聞網8月1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黃洋 黃凌 通訊員 洪映 劉其燚)“這些菌包被水沖到地上了,沾了泥巴,還能用嗎?” “如果菌包外表是白色的,就說明菌絲沒有被污染,這種菌包要及時轉移,最好分類放置到菇架上。” “往年秀珍菇可以從5月長到11月,收獲5到7次,今年還可以嗎?” “這些菌包都被水泡過,恐怕只能再長兩次了,今年秀珍菇的結束時間會比往年早,你們可以合理利用這個時間差,種植低溫菇種。” 昨日,在羅源縣起步鎮創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菇棚里,來自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食用菌專家謝寶貴,拿起一只菌包,給工人們講解如何做好菌包被水浸泡后的技術處理。 據了解,羅源縣起步鎮素有“中國秀珍菇之鄉”的美譽,如今正值秀珍菇收獲之際,強臺風“蘇迪羅”卻讓當地的眾多菌菇企業以及種植戶損失慘重。根據羅源縣農業局的最新統計,此次臺風沖毀菌包4000多萬包,菇棚1萬多畝,加上庫存鮮菇、相關生產設施設備等,損失共達2.2億元。 為幫助起步鎮食用菌產業盡早恢復生產,福州市、羅源縣兩級農業局邀請福建省農業廳、福建省食用菌技術推廣總站、福建農林大學、福州市食用菌辦的專家趕赴起步鎮,為菇農提供最實際的技術指導。 除了對秀珍菇、海鮮菇、香菇的菌包因水浸泡受污染的問題進行指導,專家們還對菇棚周圍的衛生清潔、病蟲害防治等給出了具體辦法。他們建議,要盡早對菌包進行翻袋,將接菌口朝下放置,讓菌包內的積水自然流出。此外在菌包的表面噴灑殺菌劑,防止菌包生長雜菌,發生霉變。 羅源縣農業局經濟作物站站長蘭世步介紹,秀珍菇是起步鎮種植面積最大的菇種,由于受災,今年的收菇季節將比往年縮短兩個月,如何利用好這兩個月,讓菇農增收變得非常關鍵,“經專家建議,可考慮的辦法有3個,第一是種植長菇周期較長的姬菇作為補充;其次是開發適合冬季生長的菇種,將已經試驗過兩年的冬季秀珍菇種植技術進行大面積推廣,第三個是將中房、飛竹等高山地區的菌包,放置到氣候更好的起步鎮長菇,通過租借菇棚以及人工管理獲取報酬。” |
相關閱讀:
- [ 07-03]建行善融商務助力古田食用菌產業搭上電商“快車”
- [ 06-15]羅源:金融服務為食用菌“解渴”
- [ 06-15]羅源:創新農村信貸服務品種為食用菌“解渴”
- [ 05-14]2015中國(青島)國際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 在山東青島市成功舉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