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美林灣小區一棟聯排別墅 改成15套單身公寓
2015-07-23 08:50:1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這棟高四層,產權面積不到三百平方米的聯排別墅,被隔成十五間,準備出租 東南網7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張志宏 文/圖) 關注理由 花600多萬元買的豪宅,沒想到樓上的單元竟然改造成群租房,還建了8個衛生間,這樣的情況令福州世茂天城一業主非常煩心(詳見:福州世茂天城600萬豪宅 頭頂8個衛生間)。昨日記者了解到,由于單元房改成群租房能實現房租收益的最大化,因此,群租房現象在福州十分普遍。 昨日海都報又接到讀者報料稱,福州金山美林灣小區的一處聯排別墅,在不到300平方米的產權面積內,竟改成了15套單身公寓,并準備用于出租,引起其他居民不滿。 別墅隔成15個套間,每間配洗手間廚房 昨日下午,在美林灣小區,海都記者看到有多處聯排別墅旁架起腳手架,正在改建和裝修。在9棟105座聯排別墅前,記者看到這棟聯排別墅高4層,原本凹凸的外墻造型已改成平面。走進該別墅,發現內部空間已被隔成15個獨立的套間,套間內均設置洗手間和廚房。 該別墅的業主葉老伯站在別墅前,正對一扇玻璃窗進行整修。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這棟別墅產權面積280多平方,數年前以280多萬元購入,向銀行貸款100多萬元。因生意虧本,他的經濟也出現了問題,現在年齡大了,又舍不得變賣別墅,為了償還每月6000多元的貸款,就將該別墅進行改造,隔成15個套間用于出租,預計每個套間租金800元左右,不僅可以用于還貸,還能作為一份生活的經濟來源。“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葉老伯說。 相關評論 群租房收益豐厚,催生“二房東”行業 昨日,海都熱線95060接到眾多讀者報料稱,榕城很多小區都存在群租房現象。 記者調查了解到,福州的群租房背后,實際上已形成一個利益鏈條,利益鏈條的核心就是所謂的“二房東”。記者從一名從事“二房東”的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由于該行業風險較小,回報相對豐厚,因此在福州從事該行業的人很多。據介紹,目前福州外來人口眾多,租房需求比較旺盛,如果是整套房屋出租,高昂的房租讓很多低收入的務工者無法承受,因此給“二房東”創造了機會。他們按照略低于市場價的租金租用毛坯房,并投入少則幾萬,多則十余萬元的資金進行分割簡單裝修,并分租。而分租后的總租金,一般高于原租金一倍左右,“二房東”都會和原房東簽訂不低于5年的合約,基本上2年就能收回裝修投入,有3年時間賺錢。 記者走訪了解到,福州的群租房,大多是將單元房分隔成多間,如此一來,除平時人員進出喧嘩擾民外,人員身份也復雜。此外,房內安裝數個電表,電線亂拉,各式電器很多,存在嚴重的消防隱患。 群租房的管理,其實已有明確法規 對于群租房問題,記者隨即咨詢福州市城管委,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室內的違規隔間屬于裝飾裝修的違法,主管部門為房管局,城管一般只負責外立面違法建設的執法。 記者調查了解到,對于群租房的管理,并不是無法可依,在不同階段,都有相對應的法規進行管理。 在群租房的建設階段,《省住建廳轉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住宅裝飾裝修管理〉的通知》的文件,對違規裝修處理有明確意見:“物業服務企業或房屋管理機構應加強巡查,發現擅自改變承重結構、使用功能或超過設計標準增加樓面荷載的,應當予以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應及時書面報告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及時依法予以處理。” 在群租房的出租階段,住建部2011年出臺了《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該辦法明令禁止將房屋分拆、隔斷“化整為零”的群租行為,違者最高罰3萬元。 為何在有法可依的情況下,卻沒有部門對此進行執法?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張步振告訴記者,就群租房的管理問題,涉及多個部門,除了裝修階段由建設部門管理外,對于房屋中介經營群租房的,主要由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管理,已經發文要求房屋中介不得進行群租房業務,違者將被處罰。違反商品房租賃管理辦法的,則由區房管部門管理。 張步振說,由于管理部門有好幾個,管理內容又有所交錯,因此可能存在“大家管,都管不好”的情況。他透露,目前市政府正在研究群租房的具體管理權責,但具體消息則未明確。 |
相關閱讀:
- [ 02-09]中國客高價競拍悉尼聯排別墅 高于底價15.6萬澳元
- [ 04-21]福州蘭庭東方聯排別墅挖地下室 還敲掉承重梁
- [ 04-21]福州一聯排別墅挖地下室敲承重梁 鄰居整日擔心受怕
- [ 04-21]福州蘭庭東方聯排別墅挖地下室 還敲掉承重梁
- [ 08-16]正榮潤園180-218平瞰江聯排別墅 8月18日公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