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出麻疹險被誤診為川崎病 兩者臨床表現相似
2015-07-18 09:27:33?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7月1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李瓊 通訊員 吳志 李政)一個多月前,三明1歲10個月的男孩華華(化名)反復咳嗽、高燒、口唇充血皸裂、楊梅舌,很像川崎病。當地醫院初步考慮川崎病,送到福州治療。在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和福州傳染病院,醫生們根據經驗,最終確診男孩患有麻疹。經過27天治療,近日,男孩康復出院了。 一個多月前,三明的華華開始咳嗽,5天后發燒,最高體溫40.5℃。在當地醫院門診看過后,他的咳嗽癥狀好轉,但一直反復發燒,最后只能住院治療。住院時,華華口唇充血皸裂,出現舌乳頭充血水腫等楊梅舌特征。發熱第九天,華華后背出現星星點點的紅色疹子。當地醫院初步考慮華華為川崎病,并將其送到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治療。 福州總醫院兒科醫生發現華華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而且華華的癥狀和麻疹也十分相似,考慮麻疹的可能性大,而且麻疹傳染性強。當晚,華華就被轉診到福州市傳染病院。一查,華華的麻疹病毒IgM抗體為陽性,這說明孩子感染了麻疹病毒。醫生還給華華做了心臟彩超(此前三明當地醫院并未做心臟彩超),并未發現心臟冠狀動脈損害。更說明了華華患的是麻疹而非川崎病。 按照麻疹治療,華華在福州治療了27天后康復出院。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兒科主任陳新民教授告訴記者,麻疹和川崎病都是小兒常見急性發熱性出疹性疾病,臨床表現相似,容易誤診。兩種疾病也均出現典型皮疹,臨床上都有多臟器系統損害。但典型川崎病的部分患兒,心臟彩超提示冠狀動脈損害,這是川崎病的特異性表現。典型麻疹患兒,在發疹前一兩天,常在第一磨牙對面的頰黏膜上出現科氏斑,即麻疹黏膜斑,需引起警惕。 陳新民說,麻疹是一種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傳染性疾病,今年有報道各地多發。而川崎病是一種免疫介導的全身性血管炎,1967年,日本醫生川崎富作首次報道,遂命名為川崎病。臨床上遇到類似的病例,考慮川崎病的同時,則要排除麻疹的可能;在不能排除麻疹的情況下,亦需考慮川崎病可能。 如果孩子多日高燒不退,父母應及時帶孩子上醫院,對癥治療。“適齡寶寶要注射麻疹疫苗。”陳新民說,麻疹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 |
相關閱讀:
- [ 07-16]近兩個月麻疹患者增多 提醒: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
- [ 07-16]孕婦發燒出紅診原來感染麻疹 接種疫苗有效預防
- [ 07-16]女子懷孕8月染麻疹差點流產 醫生:應盡早就醫
- [ 06-24]3月至7月是麻疹高發期 寶寶滿8月齡時要接種疫苗
- [ 06-24]3月至7月是麻疹高發期 寶寶滿8月齡時要接種疫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