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7月13日電 (林玲)13日是入伏第一天,相比前幾天臺風過境時的清爽天氣,今天的福州完全開啟了“火爐”模式。記者從福建省氣象臺獲悉,今天白天,福州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6-37℃,市民們迎來了一年中最熱時期的“烤”驗,同時也迎來了“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上午10時,記者來到了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康復樓四樓,這里是“三伏灸”治療的地點,許多市民正在排隊等待穴貼。記者注意到,等待治療的病患多為老人與兒童,治療室里已有許多人正趴在桌上接受治療。 “我家女兒已經接受了三年的三伏灸了,今年是她最后一個療程”,一位帶著女兒前來治療的市民對記者表示,自己的女兒患有過敏性鼻炎,三伏灸的療效很顯著,女兒在接受了三伏灸療法之后,發病次數越來越少,并且沒有任何副作用,這是他最中意三伏灸療法的地方。 據悉,“三伏灸療法”也稱“藥物發泡”或“敷貼發泡”,在醫生的指導和操作下,選背俞穴進行隔姜灸治療,然后將外敷藥膏貼于相應穴位上。是通過藥物對特定穴位的溫熱刺激,引起穴位局部皮膚的充血,甚至起泡,促進血脈運行,疏通肺絡,以達到清宣肺氣、健脾益腎、止咳平喘的作用,可預防和治療多種慢性疾病。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針灸科的醫生李明靜告訴記者,三伏灸療法主要針對虛寒性的病狀,比如鼻炎、虛寒性的胃炎、腰痛怕冷、包括婦科中一些宮冷宮寒都有非常顯著的效果,且該療法無副作用,所以受到了許多市民的青睞。不過,市民在做三伏灸療法之前,應請醫生明確診斷自己適合后,才可進行治療。 近幾年,福州市民對三伏灸已非常熟悉,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比較熱衷。但李明靜醫生提醒說:三伏灸療法重在堅持,一年至少要做四次,分別在初伏、入伏、末伏和出伏后10天各做一次。三伏灸的療程是三年,如果半途而廢,做一年停一年,效果會大打折扣。 入伏日熱浪襲來,記者在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室看到,許多市民因中暑前來醫院治療,而這些病人大多是戶外工作的人員,如快遞員、建筑工人、環衛工人等等。 “快遞員的確是很辛苦的職業”,在福州某快遞公司擔任快遞員的小林一邊整理著手上的快遞一邊對記者說,雖然有高溫補貼,但是進入三伏天的福州天氣的確令人“望而生畏”,所以小林表示,自己在出門工作時一般會做好防護措施,并且會一直喝水,在完成工作的同時保證自己的健康。 魏阿姨作為福州市的一名環衛工人,對福州的天氣也是抱怨頗多。“前幾天臺風天的時候天氣那么涼爽,到了入伏,天氣一下子就熱了,真讓人受不了”,魏阿姨哭笑不得的對記者說,我們在中午最熱的時候一般會在樹下乘涼,出去的打掃時也會帶好帽子。 不過讓魏阿姨最感動是,有些市民會主動遞給自己一瓶礦泉水,“那個時候,覺得自己心里是最涼爽了,比任何防暑方式都有效”,魏阿姨笑著說。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室的醫生告訴記者,入伏后,福州的天氣將愈加炎熱,戶外工作人員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如定時飲水、出門要備好防曬用具、隨身要攜帶防暑降溫藥品等等。(完) |
相關閱讀:
- [ 07-13]廈門連續三天高溫天氣
- [ 07-13]四川多地遭遇高溫天氣 “死海”成“人海”
- [ 07-13]南充市加強高溫季節煙花爆竹安全監管
- [ 07-13]今年三伏天比往年多出10天|福州最高溫35℃|廈門連續三天高溫天氣
- [ 07-13]四川多地遭遇高溫天氣 “死海”成“人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