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民獻寶建民俗博物館 為羅源規模最大藏品最全
2015-07-10 15:59:15?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雷夏賓(左一)向記者介紹博物館里的展品。 福州新聞網7月1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黃洋 文/攝 通訊員 洪映康琳)近日,記者來到羅源縣霍口鄉福湖村民俗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畬家祖圖分解展示墻,48張10寸彩照,配以文字解說,講述的是盤古開天辟地、金蟲化麒麟、三公主生“蘭、雷、鐘”三姓等畬家傳說。福湖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雷夏賓說,祖圖是畬族最重要的寶貝,輕易不向外人展示。“祖圖原長30多米,使用現代技術,分頁掃描、復制裝裱而成。” 福湖村是羅源縣畬族最集中的聚居區之一,畬民們踴躍獻寶,建起了一座全縣規模最大、藏品最齊全的民俗博物館,將畬族數千年的發展歷史融于館內,展示畬民世世代代的智慧。 一座博物館串起數千年的歷史 “這個寶貝你們一定沒見過!”雷夏賓指著一個紅漆斑駁的木質茶壺說,他在茶壺提手的六分之一處一拉,一小段木頭竟垂直立起,原來是個隱形機關。再一推,整個提手如同門閂般脫壺而出,此時掀起壺蓋,才露出藏匿其中的錫制茶壺。“這是我們祖先用過的原始保溫瓶!”展館內,這類神奇物件還很多,竹制的飯筒、木制的梳妝盒子、草墊機、脫谷石臼等不一而足。 二樓分為畬醫畬拳廳和畬服畬銀廳,既有畬家醫書、醫藥的展示,也有畬族拳法、棍術的圖示;既表現苧麻織布、服裝銀飾的制作流程,也呈現畬女婚床、櫥柜妝臺的精美工藝。早在1975年,羅源畬族服裝就被國家民委確定為全國畬族代表服裝。目前、畬服、畬醫畬藥已躋身國家級非遺項目,畬銀、畬拳則是省級非遺項目。 |
相關閱讀:
- [ 12-25]歷代茶具精品展明日亮相福建民俗博物館
- [ 12-13]福建民俗博物館舉行傳統文化主題活動 再現古代成人禮
- [ 07-21]香山將建村落民俗博物館
- [ 07-10]到省民俗博物館欣賞清代鼻煙壺
- [ 06-14]200年京西古民居變身民俗博物館 開辟民俗活動空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