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王沙村五尊清代神像被盜 村委會懸賞求線索
2015-06-25 08:23:52?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6月2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黃洋 通訊員 葉宇楠) 昨日,羅源縣網友芝麻門@福州日報官微稱,羅源縣中房鎮王沙村村廟圓惠堂中供奉的5尊清代木制神像不翼而飛,羅源縣公安局已經立案,神像至今下落不明。 五尊清代神像不翼而飛 6月7日,羅源縣中房鎮王沙村圓惠堂71歲的管理員蘭依伯像往常一樣,穿過正廳去后院菜園種地澆水。一個奇怪的細節引起了他的注意,神像臨水陳夫人所穿的繡花鞋被扔在正廳的案臺上,原本鞋子中放置的求子袋也被丟在地上。蘭依伯上前一看,神龕里竟空空如也,且旁邊四個神位上的神像也不翼而飛。 經過檢查,此次被盜的五尊神像分別是忠烈王、通天公、昭武王、林大王、臨水陳夫人,均為清代木制神像,制作精巧,面部鎏金,四肢關節裝有滑輪可以靈活移動。 目前,王沙村神像被盜事件已經立案,公安部門正向省級文物部門核定被盜文物的相關級別、價值等。 村委會懸賞求線索 昨日,記者來到失竊的圓惠堂,該廟位于村口,地處偏僻,平時由年邁的蘭依伯看管,除了每月的初一、十五開放,一般都處于封閉狀態。記者看到,正廳的神位上原本供有6尊神像,如今只有最右側的神像仍在。村長肖朝國說,此尊神像為泥土制成,價值最低。 肖朝國介紹,這些神像是清朝乾隆年間,圓惠堂重修時從周寧縣馬坑鎮請過來的,文革期間被村民偷偷藏在山里才保存下來。2006年,熄滅了近60年的香火重新點燃,每三年一次的請香活動也成為村里最重要的民間活動。 肖朝國說,神像手腳關節都能自由移動,盜竊者應該是用布條捆住抬出去的。“神像被盜后,我們分幾路在福州、寧德、南平等地尋找,但是沒有收獲。”目前村委會已經在懸賞尋找神像的線索。 羅源將對村級文物點統一掛牌 記者注意到,圓惠堂除了位置偏僻,管理員年邁,屋頂還有一個足夠兩個人自由出入的天窗,安全隱患很大。肖朝國說,由于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事件,村里在安保方面也疏忽了。 近年來村級單位文物被盜的事件時有發生,為何盜賊頻頻將黑手伸向鄉野?羅源縣文體局相關負責人說,一方面這些文物地處偏遠,少人看管;另一方面目前文物保護采用屬地原則,即“誰使用、誰管理、誰修復”的原則,文物單位沒有足夠的人力財力去保護這些文物,因此盜賊很容易得手。而公安部門取證時,對文物級別的鑒定,尋找現場目擊者等也存在困難。 該負責人介紹,接下來羅源縣將對403處村級文物保護點進行統一掛牌,一方面提醒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保護;另一方面也告誡心存歹念的不法分子,小心法律的制裁。 |
相關閱讀:
- [ 06-23]避免產品一亮相就被盜用 漳州一老板“6·18”出招申請專利
- [ 06-22]黑旗軍領袖劉永福墓地被盜挖坍塌 曾參加援越抗法
- [ 06-20]陜農民清代祖墳被盜八年難立案 因無法證明古墓是古墓
- [ 06-19]猖狂盜賊如此勒索被盜女子 要想拿回車給錢并陪睡
- [ 06-18]信用卡沒收到卻接銀行催還款通知 被盜刷4.5萬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