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崖上方有救援者在拉繩,下方還有救援者在保護驢友
東南網6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趙楊) 持續(xù)了一整夜,這場驚心動魄的懸崖救援,昨日上午圓滿謝幕。前一天,一隊19人的驢友,溯源羅源牛梅溪,結果半途受困懸崖,面對近80米高的近乎垂直的絕壁,兩名驢友先行嘗試攀援卻受傷,最后只得求助于福建省登山協(xié)會山地救援隊。
“這是十幾年救援生涯中最難的一次!”搜救志愿者說。
驢友體力考慮不足 兩人又受傷
“21日晚9時多,接到驢友求救電話,說被困在牛梅溪了。”山地救援隊一隊隊長許必信說,被困的19人都是驢友,最大的快60歲,有比較豐富的登山經驗。
在福建驢友圈子里,牛梅溪這條線路,鮮有人不知道的。沿途風景很美,溪水清澈,兩岸青山,隨處可見一道道美麗的瀑布,令人心曠神怡。
不過該線路也驚險刺激,處處可見懸崖,數年前,曾有驢友失手跌下懸崖并滾落水潭,施救過程頗為艱難,所幸經過救治性命無憂。所以后來,有的驢友俱樂部,新隊員加入不但須老隊員保薦,還需對戶外經歷嚴加考察。
“體力考慮不足,最后走投無路。”許必信說,19名驢友被困位置是一處懸崖峭壁,三面陡峭無路可走,多水時節(jié)是一道漂亮的大瀑布,長七八十米,有三層級。驢友溯源線路已行程過半,要返回,體力已不夠,而繼續(xù)前進,則面對幾近垂直的數十米的峭壁,驢友所帶的繩子又太短。此前兩名驢友嘗試攀爬,但一個腰部受傷,一個腳部受傷。本身就沒有體力,加上有人受傷,受困的驢友于是求救于搜救隊。

搜救志愿者下到谷底救人
首用百米長繩 大伙都說“最難”
“7個搜救隊員立即帶著各種裝備上路了。”許必信說,那條線路志愿者已比較熟悉,全長16公里,根據驢友的口述,山地救援隊志愿者對被困驢友的位置進行了定位,發(fā)現(xiàn)行程過半。
隨后,救援隊順流而下,昨日凌晨1時30分許,連夜奔波的搜救隊員,終于與被困人員“隔空”會合,相隔的,不過是七八十米的懸崖。
“十幾年的山地搜救生涯中,難度最大的一次救援行動!”幾乎所有參與搜救的志愿者都這么說。
一位參與搜救的志愿者說,搜救隊里三根100米長的繩子,第一次派上了用場。以往都是迷路居多,搜救者拿刀在山林里開路找人,但這次是七八十米的垂直懸崖,不但對設備要求高,難度系數也大。
搜救志愿者在黑暗中考察地形,在懸崖上開始架設吊裝設備,這也是比較難的一步。之后,由搜救志愿者下到谷底,將救援系統(tǒng)安全帶給被困驢友穿上。接著,被困驢友一邊攀爬,懸崖上的救援志愿者一邊拉,而下方還有救援志愿者在保護。一個、兩個、三個……當最后一個被困驢友脫離谷底時,大家長舒了一口氣,此時已是昨日清晨6時50分許。
昨日上午8時多,大家終于平安踏上歸程。
?? 19名驢友被困羅源百米深山谷 救援隊徹夜搜救8小時

救援者下到谷底, 將救援系統(tǒng)安全帶給被困驢友穿上并拉上懸崖
東快訊(記者鄭旭光)19人組成的驢友隊伍,深夜被困羅源坪面村百米深山谷,還有兩人不同程度受傷。經過救援人員徹夜搜救,昨日早晨7時左右,經過近8小時的艱難搜救,所有被困人員成功獲救。目前,兩名傷者已經被送往醫(yī)院救治。福建山地救援隊提醒驢友,夏季戶外運動一定要考慮周全,不能“說走就走”。
15名驢友被困百米深谷下方,兩人攀爬懸崖時受傷
6月21日夜晚10時50分,福建山地救援隊接到求助電話,稱在羅源程家洋水庫附近,有10多名驢友被困懸崖下。
“最后,7名救援經驗豐富的人員參與了救援。”參與救援的福建山地救援隊救援人員黃占平告訴東南快報記者,據求助者反映,驢友被困在懸崖下方,而且有兩個受傷,其中一人右腳受傷不能站立,另外一個腰椎受傷。
7名救援人員緊急從福州出動,經過近2個小時的跋涉,救援人員抵達事發(fā)所在鄉(xiāng)鎮(zhèn),并取得被困人員通過微信發(fā)送的定位信息,信息顯示,被困人員在羅源坪面村附近。
在趕往救援現(xiàn)場途中,救援人員還遇上了馬蜂窩,有三名救援人員被馬蜂蜇傷,所幸經過簡單救治后并無大礙,繼續(xù)投入救援。
“其實被困人員位置偏離了約1.1公里。”黃占平介紹,由于求助者所發(fā)的位置偏移,給救援帶來許多困難,浪費了不少時間。
昨日凌晨2時40分左右,救援人員找到被困驢友。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19名被困驢友中,已有4人登頂,其余15人被困在百米深山谷下方。
據了解,這些驢友來自一個戶外登山組織,年齡在20歲到50多歲之間,平均年齡40多歲。由于連日下雨,19名驢友所登的牛梅線登山線路濕滑,他們未在天黑之前登上懸崖,導致兩人在攀爬懸崖途中滑落山谷受傷。

脫離困境,踏上歸程
現(xiàn)場是一處七八十度的峭壁,救援隊冒著高風險搜救
“這次救援,可以用命懸一線來形容。”救援人員徐必信告訴東南快報記者,他加入福建山地救援隊10年來,參加過許多救援活動,這次救援是最艱難的一次。
徐必信介紹,救援現(xiàn)場是一處七八十度的峭壁,山谷深達100多米,需要通過三個臺階才能登頂。
“我們參加過多次救援,但第一次經歷這么險峻的現(xiàn)場。”徐必信告訴東南快報記者,他們要下到百米深山谷下方進行救援,一不小心滑落就會粉身碎骨。
為了保證安全,救援人員將三條百米長的繩索固定好,并反復檢查,才順利抵達山谷。隨后,救援人員通過救援繩索,將被困人員一一轉移到安全地帶。經過近8小時的救援,19名被困人員成功脫險。
據了解,福建省山地救援隊是一支義務救援的隊伍,救援人員來自民間各行各業(yè)。
提醒:暴雨天氣前后不宜登山,登山活動最好當天結束
夏天是戶外遇險的高發(fā)期,此時登山者應注意哪些事?
福建山地救援隊的救援人員提醒登山者,夏天天氣多變,登山之前,要做好各項準備,不能“說走就走”。
首先,夏季天氣多變,暴雨天氣前后不宜登山,以免遭遇山洪、泥石流等危險情況。其實,登山者在登山前,對活動的線路要有所了解,盡量選擇適合自己的登山線路,不能盲目參加。最后,登山活動最好當天就能結束,有攀爬峭壁的登山活動,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完成。夏季有很多蛇蟲出沒,登山者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最好穿長袖長褲。
他們還提醒登山者,戶外登山是一項危險運動,登山者在參與活動前,最好參加一些戶外登山運動的訓練并掌握一些戶外登山的安全知識,以免出現(xiàn)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