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喜娘“敲鑼打鼓”唱《采蓮歌》 學唱福州民謠
2015-06-19 15:49:59? ?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方老正在教喜娘唱端午民謠《采蓮歌》 “手拍鑼鼓響連天,端午采蓮在街邊……”昨日上午,在本土音樂人賴董芳的工作室里,年近九旬的福州民俗專家方炳桂,正打著節拍,興致勃勃地唱著福州端午節最特色的童謠《采蓮歌》,跟著他學唱的還有近20位福州喜娘。福州特色民謠會唱的人越來越少,耄耋之年的方老擔心這些經典民謠失傳,這是他第一次教喜娘唱民謠,并進行了現場錄制,留下珍貴的音頻資料。 方老說,這一首《采蓮歌》,基本唱出了福州端午的十大習俗,插艾葉、包粽子、劃龍舟等等。古時福州端午節叫午日節,從初一一直持續到初五,初五賽龍舟是過節的高潮,但為了舉行龍舟競渡,從初一到初四,要出去募捐,“兩人一組,邊敲鑼打鼓,邊唱《采蓮歌》,到有錢人家或各家店門口募集龍舟競渡的經費,出錢多者可坐龍頭。” 古時唱《采蓮歌》敲鑼打鼓,現場學唱時,改用吉他和非洲鼓伴奏,現場錄制時,一遍、兩遍、三遍,大家越唱越來勁,唱到興致處還配起了動作。 方老說,福州13個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特色小吃,也有相對應的特色民謠,但現在大家都不會唱了,會唱的老人也相繼離世,如今像他這樣會唱幾十首福州民謠的人幾乎沒有。 “喜娘是福州一大特色,一定要會唱福州民謠。只要把民謠唱好了,嚼出了那個味道,其他福州語歌曲就都能唱好了。”方老說。 “小時候我們會唱的民謠就那幾句,這還真是第一次這么認真地學,唱出來也挺有意思的。”幾位喜娘笑著說,她們很樂意接下來學會更多的方言民謠。記者陳慧娟 王慧敏 文/圖 |
相關閱讀:
- [ 05-13]古田一場婚禮十多喜娘主持 喜娘婆婆請同行幫忙
- [ 03-25]福州36個項目入選市級非遺名錄 包括喜娘習俗等
- [ 08-04]福州喜娘隊伍添“新丁” 金牌喜娘團隊走向全國
- [ 07-22]福州喜娘遠赴西安“喝彩” 現場High翻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