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江渡河水黑如墨汁,發出陣陣惡臭(一市民供圖)
東南網6月1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拯/文 王浩志 關銘榮/圖)
關注理由
福州榕城廣場附近,內河橫江渡反復黑臭,市民痛心不已。部門排查稱,污染源是雨桐苑小區。有知情人士質疑,小區的生活污水雖會污染內河,但橫江渡如此黑臭,污染物除了來自小區,還有哪些污染源?橫江渡頻現黑臭,為何多年難治理?查到了排污者,為何不當場開罰?對此,記者近日展開調查。
橫江渡黑臭依舊,市民痛心
“橫江渡黑臭河水排入閩江,看了讓人痛心!”近日,福州市民吳先生聯系本報,他告訴記者,近日幾次經過橫江渡時,他都發現內河污水橫流。上周末,記者再度探訪橫江渡,盡管已多次曝光,但河水黑臭依舊,水質并未改善,亂排污的情況也沒有得到制止。
海都記者在現場蹲守數小時發現,上午10時左右,上游污水涌來,本就臟濁的橫江渡瞬間黑臭。
“排污橫江渡是個老問題了,好幾年前,橫江渡曾被生活垃圾、糞水、油脂污染,如今,這樣的情況仍在持續。”附近居民陳先生表示,2011年年底,有關部門拆除了攔截河水的圍堰并沖污,還架設截污管,橫江渡一度恢復清澈。
“可惜好景不長,這么多年來,橫江渡多次出現黑臭。”說起這些,陳先生扼腕嘆息,“希望快點找到污染源,重重地懲罰排污者。”陳先生說,前幾天,市委書記楊岳曾到此調研,要求盡快查明污染源,“希望有關部門能有更有力的行動,不要再讓福州人民失望。”
?
路邊平進井內,管道亂排污,堆滿油脂、廚余垃圾
排查時發現 雨水井幾成污水井
6月13日,記者與福州市建委市政公用事業處(下稱“公用處”)執法人員一道,來到橫江渡排查地下管網,尋找污染物來源。而要找出排污者,辦法只有一個——掀開雨水井井蓋,尋找污水排入的方向,逐個往“上游”排查。
打開最靠近橫江渡排污口的雨水井井蓋,記者看到一條排污管從井壁上伸出,不斷流出污水。“這些排污管都是私接的。”公用處負責人稱,出現排污管,就說明這條管網線路已經被污水管“入侵”,往上排查就能找到污染源。
順著排污管方向溯源而上,記者跟隨執法隊伍來到友蘭路。靠近路沿的平進井,因為最靠近店家,成排污“重災區”。工人掀開一口平進井,發出的惡臭令人作嘔,海都記者探頭查看,成群的蟑螂四處亂爬,井內油脂和餐廚垃圾成堆,井壁上探出多根排污管。這些污水是從一旁的餐館、飯店排出的。
友蘭路位于榕城廣場商圈外圍,一側是居民區,另一側則是餐館、飯店。友蘭路全長300余米,記者粗略計算,共有近20家規模不一的餐飲場所,也正是在這條路上,雨水井幾乎成了污水井。
業內人士林先生(化名)告訴記者,雨水管網和污水管網如同城市的動脈和靜脈,一旦污水接入雨水管,好比動靜脈間被搭上一座橋,非常可怕。
餐館為節約成本,垃圾污水排入雨水管
友蘭路“聚客源食府”門前,緊靠路沿的雨水井內,已滿是垃圾,一根PVC材質的管道從井壁伸出,不斷流出污水。
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餐飲場所的污水,必須經隔油、沉淀處理,清理出廚余垃圾,并將油脂隔離另行處理,然后再排入污水管。若未經過這些步驟,污水管容易被堵塞、破壞。
要完成這些處理步驟,餐館、飯店必須建隔油池、沉淀池,這也成了他們亂排污水入雨水井的主要原因。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為了省成本,餐飲場所的經營者不建隔油池,而是直接將污水排入污水管。
“這導致污水管堵塞損壞,不能正常排污。”執法人員說,出現這種情況后,商家又不愿花錢去清掏,而是索性私接管道,把污水排入雨水管,最終污染內河。
記者在和聚客源食府、福清土菜館、小桃園食府有關負責人的對話中了解到,附近餐飲店均沒有建隔油池。榕城廣場物業處有關負責人也證實了這一情況。也就是說,這些餐館、飯店的違法排污,已經不是短期行為了。
?
雨水井內,伸出大大小小數根私接的排污管
部門 未現場開罰,先發整改通知
執法人員當即喊來數家餐廳店的老板,不過,老板們均否認排污,也不承認管道是他們私接的。執法人員將整改通知下發至榕城廣場物業處,并堵住排污口,現場聯系環保部門核查整改情況,若逾期未整改,將開出罰單。
有市民質疑,既然已經找到污染源,餐館、飯店的排污也已成事實,為何不能當場開罰?
執法人員稱,若想要開罰,必須明確管道究竟是誰私接的。“但是,管道埋在地下,無法明確判斷到底是哪家商戶在違法。”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還有不少管道也可能是開發商建設時亂搭的,難以厘清責任。
不過,公用處負責人也明確表示,無論是否私接管道,只要是違法的排污,就要受到處罰,而整改的責任和逾期未整改的處罰,也須由現任排污者承擔。
排查中,在位于金環路兩側的雨桐苑、醉棠苑小區內,也發現了污水排入雨水井的情況,執法人員均當場開出限期整改的罰單。
□快刀短評
內河頻受傷豈能既往不咎
N大面
橫江渡反復黑臭,就像福州諸多內河的縮影,已成市民心中的痛點。若不下“猛藥”以治之,恐怕將再傷民之心、失民所望。
排污橫江渡,部門每次都給出不同原因,卻遲遲未根治,究竟是不負責任的搪塞,還是難尋根源的失職?誠然,福州內河整治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還橫江渡清澈,也遠非治理一根排污管那么簡單。錯綜復雜的地下管網,給了排污者可乘之機。部門排查溯源,要求限期整改,是著眼于當下和未來的解決方式。但是,內河污染已成事實,亂接管道也是板上釘釘,難道這些已經發生的違法行為,就能因“難取證”而既往不咎嗎?
若如此,就是對“污染罪犯”的縱容!污染內河該怎么罰、亂接管線該如何懲,均有法律依據,也明確了執行部門。因此,徹查、嚴罰是有關部門不可推卸的責任。市民呼吁懲處,并非是“翻歷史舊賬”的錙銖必較,而是希望對現在的排污者形成威懾。因為,若沒有刨根問底的勇氣和魄力,市民就不會看到徹底根治內河污染的決心。
有法可依,豈能既往不咎?豈敢既往不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