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烏山文創園昨開園 設特色書吧和博物館等
2015-05-19 07:28:26??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快訊(記者齊榕通訊員張勇)福州市鼓樓區烏山文創園昨日正式開園,市民又多了一處休閑觀光的好去處。該園區位于烏山東麓天皇嶺弄,北接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南連烏山路與大洋晶典。園區交通便捷、環境宜人,充分展示了福州市古街巷的歷史風貌,使得烏山歷史風貌區與三坊七巷在空間格局、文化脈絡上的聯系更加緊密。 烏山文創園園區依山而起,外部采用雕花門扇、白墻青瓦、馬鞍墻等福州傳統民居的元素,內部則展示現代文化的氣息。園區設計上充分利用了周邊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地理優勢,為文創產業添加了濃厚的人文氣息。園區夜景經過精心打造,于燈火通明之中尋找靜謐。 文創園貫通烏石山風景區,是市民游憩的上乘之選,更是閩都文化的匯聚之地。園區傳承烏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依托“新閩韻·創榕城”的理念,為福州本土文化產業提供生長空間,為傳統閩都文化傳播發展與傳承提供展示空間,為本土青年藝術家提供創業孵化平臺。 多業態并存滿足多元文化需求 據介紹,文創園為滿足福州市民的多元文化需求,設計多種業態并存。一起來看看有哪些亮點: 文化長廊:園區入口毗鄰大洋晶典,在園區入口建有福州傳統古民居特色馬鞍墻造景,營造極具閩都風格便民場所,成為福州市民駐足觀賞留影佳處。文化長廊前半段場地為公共便民自行車亭,由木制長廊、青瓦屋脊和花格門等共同匯聚,形成福州最具韻味的便民自行車亭。 長廊后半段提供給傳統手工藝品藝人作為創業基地,現場制作展示手工藝品,讓游客親手參與、融入手工藝品的誕生過程,體驗傳統工藝的文化魅力。園區還將在此定時舉辦各類文創活動。 生活書吧:福州孕育了多位近代中國的思想和文化大家,以及眾多志士仁人,在以紙質為媒介材料的時代,福州人一度引領中國思想文化之風騷,書吧以生動的生活方式展示文化藝術的互動空間,倡導大眾的紙質閱讀和清雅的生活方式;整合媒體資源,推出讀書欄目、讀書節目,推薦好書,主打社科類與文藝類書籍;結合節假日與線上新媒體的推廣,推崇具有人文精神的生活美學。 書吧還展出特色的書籍孤本或非出版作品的個性化書作。書吧每周都會舉行電影放映會、主題讀書會等活動,或自辦或租場的豐富多彩且品質優雅的文化交流活動,形成了大眾的文化交流圈子。書吧還有自制的音樂海報、名家設計的閩都文化的特色明信片、特色藝術本等,于喧囂中凝聚書香文化的注意力,引領福州人尋回讀書的記憶。 創意家居館:入駐該場館的企業是文創家居產品的生產商與出口商,該場館作為其文創家居產品的國內展示基地。場館內展示的文創家居均來源于公司原創設計或海外知名設計師設計,具有濃厚的“國際范”。各類創意家居采用創新的營銷方式,可提供給現場書吧讀者、各種文化活動參與者使用,將前來游覽休閑的市民都轉化為文創家居產品潛在客戶,文化創意產品不再是簡單傳統的展銷,而是在品味書香之時、觀賞電影之中切身體驗文創產品的魅力。 創意設計館:該館由著名家居生活創意大師李建光先生與臺灣藝術家合作創建,并長期與臺灣松山文創園進行合作,致力于新一代人文家居生活藝術創意。前半部分為生活藝術創意展示區,從空間、裝飾等方面對外展示現代家居生活藝術;亦有攝影展示區域,并不定期舉辦福州設計師業內交流沙龍。后半部分為李建光先生的設計工作室,其作品始終遠離商業化氣氛,清澈明澄是其設計的主要特點。 生活美學館:該館以軟裝陳設展示為主,尋求古典風韻與前衛陳列的碰撞,館內為古典園林式格局的小院,鋪以適應現代生活的家具風格,展現新世紀城市生活的精致品位。該館還提供創意珠寶設計,打造量身定制個性化珠寶工藝品,展示高端工藝設計水準。庭前院后,看花開花謝;落葉紛紛,品閑情寫意,優雅的人文與自然條件不但是文創藝術家的理想工作環境,也是游人不可多得的賞游之地。今年早些時候,該場所還舉辦過2場中國與新加坡設計師團隊參加的“儒家文化對設計理念的影響”論壇。 烏山博物館:烏山博物館展出福州特色為主的各種文化形態。館內以展示古代名家與民間藝術品為主,石雕、木雕、字畫、古家具等一應俱全。如傳統木雕屏風,正面浮雕展現古代匠人精湛的手工藝;背面篆刻的家訓,則是另一番文化形態展示。還陳列有斥巨資從東南亞、歐洲等地回購的海外文物,如清代中期海南黃花梨木床等精品。館內民間石雕工藝品,千奇萬象,如古式石頭冰箱等更是聞所未聞。 |
相關閱讀:
- [ 05-18]烏山文創園夜景工程正式亮燈
- [ 04-13]海島科普文創園今年底平潭開建 占地面積約75畝
- [ 01-26]海西青年創業者齊聚龍山文創園 與投資人“面對面”
- [ 01-22]思明出臺新政扶持龍山文創園 獲國際級獎項獎百萬
- [ 01-22]漳州牛莊文創園列入2015福建省重點項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