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報道 疑貨車轉彎有盲區 電動車女騎手被卷入車底碾壓致死
電動車女騎手被卷入貨車底 東快訊(記者李歡騰林良劃實習生陳志立文/圖)昨日上午9點10分左右,在三環路下化工路快到龍安路交叉口紅綠燈附近,一輛拉石材的紅色貨車由北向南行駛,在一處圍擋路口右拐時,與一輛從南向北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的電動車相撞,女騎手被卷入車底,經醫護人員確認,女騎手當場死亡。 昨日上午,東南快報記者趕到現場后,路面上還殘留著一片已經風干的血跡,周圍還有一些電動車留下的碎片。 根據一位目擊者事發時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電動車卡在貨車前輪下,路面還出現一段明顯的刮痕,而電動車騎手則面部朝下趴在貨車左后輪后面一動不動。 市民鄭先生告訴記者,當時他正由北往南行駛,在距離事發點20米左右的位置,突然聽到碰撞聲,就看到電動車和騎手一塊被卷入了車底。隨后,貨車還向前行駛了5米左右,才停下來,此時女騎手已經趴在了貨車左后輪后面。 鄭先生說,當時電動車在非機動車道上由南往北行駛,在通過路口時,紅色貨車突然右拐,車速還比較快。“可能是貨車拐彎時,存在盲區,沒有注意到電動車,才導致事故的發生。”鄭先生懷疑。 而據記者現場觀察,在事發點附近,施工圍擋比較多,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都被圍擋隔開,但在交叉口,有6米左右的路面沒有隔離,很多車輛在右拐時,會軋到非機動車道。并且,在交叉口很多車輛會堵在路口,一些電動車騎手會在機動車之間穿過,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就在記者采訪時,一輛皮卡車拉著隔離欄趕到了事故現場,在事發點的拐彎處,安裝了6米左右的隔離欄,對右拐的車輛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目前,警方對事故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延伸閱讀 貨車右側的盲區范圍比左側大 駕駛貨車十余年的陳師傅告訴東南快報記者,根據他多年的駕駛經驗,如果排除司機注意力不集中和車輛超載超速的情況,大貨車出事故很大的原因是視線存盲區。 陳師傅說,大貨車因為車身結構比較特殊,視線的盲區要比普通轎車的盲區多得多。一般來說,大貨車駕駛室內的主要視線范圍是前方兩側約夾角為200度的區域,以及車上三個后視鏡所提供的側后方60度左右的可視范圍,有些大貨車由于后廂體積較大,所以室內的后視鏡是完全看不到后方情況的,只能完全靠兩側的后視鏡觀察。 另外,有些超過10米長的半掛車,車頭和車身是分開的,所以在轉向的時候,車頭和車身往往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后視鏡觀察的角度發生了偏離,側面的視線就會完全被擋住。而且,車身越長,盲區的范圍越大。還有一些運沙車、大型貨車,高度超過了3米,這樣的高度駕駛員看過去,往往只能看到較高的物體,行人或車輛如果過于靠近這片盲區,非常容易發生危險。 隨后,陳師傅提醒,一般來說大貨車右側的盲區范圍要比左側大,如果長時間在大貨車右邊行駛會十分危險,萬一大貨車向右側變道,司機可能不會察覺右側有車存在。而大型車駕駛員在路口轉彎時車速應慢一些,轉彎半徑更大一些,如遇拐彎時更應注意車輛兩側的行人,經確認無異常后再通行。 |
相關閱讀:
- [ 01-16]福清:依姆連遭兩車撞壓昏迷不醒 家屬急尋肇事車
- [ 11-26]青年男子凌晨身亡馬路中間 疑慘遭大型車輛碾壓
- [ 10-05]福州:電動車與貨車同向刮碰 爺孫倆遭碾壓身亡
- [ 08-28]小伙夜騎遭碾壓身亡 肇事司機逃逸后又自首
- [ 08-17]閩侯上街一男子疑酒后睡路上遭碾壓致死
- [ 08-07]福州:男子險遭過路車碾壓 熱心市民筑人墻擋車流
- [ 07-20]南平:一歲男童突然沖出 慘遭貨車碾壓當場身亡
- [ 03-19]福州一小區門口驚險一幕 貨車碾軋過來幸嬰兒沒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