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夜11時,一位病人被快步推進急診室;這里每天都要馬不停蹄搶救80—100個病患
東南網4月2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林新榕 章微/文關銘榮/圖)福州繁華的五四路口,省急救中心外,閃著藍燈的120救護車不時疾馳而去、呼嘯而回。每當急促的“嘀嘟”聲響起,醫生心頭就不由得一緊。急診室里生命如儀器上的曲線,纖細而又瞬息萬變。上周日晚,海都記者蹲點省急救中心,跟隨醫生夜診7小時。來來回回,馬不停蹄,急難險重是急診醫生的真實寫照。
隨醫地點:福建省急救中心搶救室
隨醫時間:4月19日19點至次日凌晨2點
隨醫記者:林新榕、章微、關銘榮
?
醫生在看病人剛拍的片
的哥胸悶求救,護士俯身安慰
“醫生,快來救我!我氣喘不過來!”22點30分,一名男子躺在擔架上被推進搶救室。男子四十出頭,出租車司機,開車經過琴亭高架橋時,突感胸悶、喘不過氣。他以為自己快不行了,趕緊停車打120求救。
剛進搶救室,男子面無血色,并吐了一地污物。家屬未到,一名年輕護士俯身,不斷撫摸男子胸口,安慰他:“沒事,醫生都在!”
記者注意到的哥的褲襠是濕的。醫生說這可能是尿失禁,交代男護士先幫的哥換褲子。
在病床上躺了5分鐘,的哥漸漸恢復意識,開口第一句說:“醫生,幫我通知家屬!”醫生告訴他,在他意識不清時,已通過手機通訊錄通知了家屬。
不一會兒,4名醫生趕來會診。的哥看見這么多醫生圍著他,臉色舒緩了,說:“我剛才睜眼看見醫生,就知道有救了?!?/p>
23點,的哥家屬趕到,見他已無大礙,雙手作揖連對醫生說“謝謝”!
三十出頭的許小龍醫生說,家屬的一句“謝謝”真的很受用,有時會讓全身的疲勞和委屈都一掃而空。
?
醫生引導病人做動作,檢查受傷情況
農婦誤喝農藥,洗胃轉危為安
才忙完手頭的病人,許小龍正準備坐下整理病歷時,幾聲刺耳的剎車聲響起,一輛莆田出租車停在了搶救室大門外。車上三位家屬匆匆下車,來不及和保安解釋,找來推車,快步將一名農婦送入搶救室。
病床上的婦女臉色蠟黃,嘴唇干裂,微弱地呻吟著,還不斷干嘔著。家屬焦急地將許小龍團團圍住,說農婦可能誤服了農藥“百草枯”。當地醫院說救不了,他們只好連夜包車送到省城來救?;灐⑤斠?、洗胃……一個多小時后,農婦臉上的血色才略微恢復。許小龍醫生表情也略為舒緩。
在當日的急救登記本上,記者發現還有其他3例農藥中毒的病患。急診醫生說,搶救室經常接到農藥中毒的患者,有些是個人原因想不開,有些是誤食了沾有農藥的瓜果?!鞍俨菘輿]有特定的解藥,每當一些患者因搶救無效死亡,醫生總會感覺特別挫敗!”
?
“平淡”搶救夜,他們還是忙壞了
從19點到次日凌晨2點,記者跟班的7個小時,送來的病人大多是醉酒、農藥中毒、胸悶、胸痛,沒有特別危重的病人。急診醫生說,當晚算是“平淡”的夜晚。光搶救室每天就要搶救80—100個病患。越到節假日越忙?!凹痹\醫生一周只放假一天,幾乎周末都在上班不能陪家人?!?/p>
凌晨2點,搶救室里依舊忙碌。記者發現,醫生辦公區有6張椅子,但這6張椅子從來沒有坐滿過,醫生護士們更談不上躺下休息。當晚值班的15名醫護人員都是來來回回,馬不停蹄。跟班7小時,記者已累得哈欠連連,眼皮打架。但急診醫生卻說:“習慣了。我們一周至少上兩個夜班,熬夜是當醫生的基本功?!?/p>
許小龍說,他從醫5個年頭,雖然天天加班,搶救過很多病患,但談不上特別有印象的,因為每一例搶救的患者在他眼里都是平等的生命。這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堅守。
?
兩位護士在病人手臂上認真地找血管,準備輸液
?
晚上將近八點,一位醫護人員在狹小的工作間吃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