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女醫生辭掉百萬年薪工作 毅然回國實現夢想
2015-04-21 09:40:29?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為了夢想出國深造 1989年,盧教授跟隨同樣學醫的丈夫遠赴美國。4年后,盧教授在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完成了博士后研究,隨后進入耶魯大學醫學院做了4年臨床實驗室主管。1997年,她被美國內華達生殖中心聘為臨床胚胎學專家。 “我第一天走進美國內華達生殖中心工作的時候,就想著有朝一日,要把學到的技術帶回福建,讓家鄉患者也能做上試管嬰兒。”盧教授說。 臨床胚胎學一直在發展:美國的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于1981年,而中國的首例試管嬰兒于1988年誕生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與此同時,盧教授的理論水平與實踐經驗一直在提升:2000年她獲得美國生物分析委員會授予的高復雜性臨床實驗室主任資格(HCLD)和臨床胚胎學實驗室主任資格(ELD),2013年獲聘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試管嬰兒中心實驗室主任。 辭職回國實現夢想 在美國多年,盧教授一直關注福建輔助生殖醫學的發展。每逢美國生殖學會開世界性年會,她總想試圖找到福建同行問一問。她曾給中國衛生部(現為國家衛計委)寫信,希望為附一醫院申請輔助生殖中心治療資格。 2013年,附一醫院籌建生殖中心。盧教授非常興奮,經常利用休假時間回到福州,指導籌建工作。 去年12月,附一醫院獲批開展輔助生殖技術。盧淑莊教授謝絕美國單位的一再挽留,毅然辭去百萬年薪的工作,回到福州上班。她的愛人已經退休,陪她回國。“我的小兒子22歲,是個成年人了,我沒有后顧之憂。”盧教授說。 “現在美國和中國的試管嬰兒技術發展已經沒有差別了。雖然美國使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的時間更早,但是一般的大生殖中心,一年也就1000多例試管嬰兒。中國人口多,總結性更好,有利于技術較快發展。”盧教授對中國的輔助生殖技術充滿了信心。 |
相關閱讀:
- [ 04-15]福州53歲兒科醫生 因超負荷工作腦溢血病逝
- [ 04-11]男子福州街頭中槍 醫生搶救10小時救回一命
- [ 04-02]福州一3歲男童癡迷電視廣告 醫生稱患“孤獨癥”
- [ 03-20]福州24歲女大學生乳腺癌去世 醫生提醒自查乳房
- [ 03-02]輸液等于自殺? 福州醫生認為夸大輸液風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