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在全省率先組建“三甲醫院+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聯合體,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成效初顯—— 一項盤活醫療資源的惠民改革 東南網4月6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陳靜 通訊員 張先玲 唐衛紅) 永泰縣的王依姆這兩天虛驚一場。她去縣醫院拍了張CT片,竟發現肺部有一塊陰影——是普通炎癥還是肺癌?當地醫生難以判斷,于是將影像資料通過遠程會診系統傳送到福州市第一醫院會診中心,整個過程僅用了30秒。市一醫院專家立刻進行遠程會診。不到半小時,診斷單傳回永泰:是細菌感染,不是肺癌!王依姆懸著的心放下了。 不出縣,通過遠程會診,就能讓三甲醫院的專家為患者看病診斷,這得益于福州市探索的深化醫改之舉——組建醫療聯合體。 記者近日調查采訪發現,這項全省率先之舉,在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技水平和服務能力、推動開展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促進區域醫療衛生均等化發展、方便基層患者就近就醫等方面,已發揮出積極的效應。 三甲醫院優質資源流向基層 在省會福州,人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到就診時間,市區三甲醫院總是人滿為患;在住院部,一些科室是一床難求。 記者了解到,一大部分患者來自福州市轄的縣市。“我們基層醫院技術較弱、人才缺乏、經驗不足,水平不如大城市三甲醫院。因此,哪怕是一些小病,縣里的很多病人也愿意跑去福州看。”永泰縣醫院院長任松波說。 福州市多位縣醫院院長有同感。三甲醫院對周邊產生虹吸效應,吸引了周邊大量患者,形成強者愈強態勢。 “產生這種反差的原因,本質上是醫療資源的結構性問題,醫療資源在三甲醫院和基層醫院的分布不均衡。要讓這些優質資源下沉到基層,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組建醫聯體,以強扶弱,帶動基層醫療結構協同發展。”福州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楊曉煜說。 2013年7月12日,福州市第一醫院牽頭,23家基層醫療機構組建了全省首個醫療聯合體,其中包括1家三甲醫院(市一醫院)、9家二級醫院(縣醫院)、3家鄉鎮衛生院和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聯體成員在管理、設備、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資源共享,形成功能互補、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醫療服務共同體。市一醫院專門成立醫聯辦,院長張帆掛帥醫聯體召集人,三甲醫院的優質資源開始流向福州各縣市。 |
相關閱讀:
- [ 04-04]各地排查惠民政策縮水走樣問題
- [ 03-23]信息公開做足,惠民資金才不會被“拔毛”
- [ 02-17]臺灣女演員疑點燃瓦斯自殺身亡 生前有自殺記錄
- [ 01-30]“文化惠民”仍是2015年地方兩會熱點
- [ 01-02]踏歌起舞福滿城 福州舉行新年文化惠民演出(圖)
- [ 11-01]“相約九日臺”音樂會:演出高大上 門票很親民
- [ 10-23]太原破解“葬不起”出實招 建立惠民生態葬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