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受經濟大環境影響,汽車、房地產兩大傳統主導產業增長乏力,卻依然交出一份漂亮的縣域經濟發展成績單——
閩侯,新動力何在?
東南網4月5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陳文波 段金柱 通訊員 陳宗興 何靈)
過去一年,素有“八閩首邑”之稱的閩侯經濟發展面臨極大挑戰:主導的汽車產業,受行業整體銷量微弱增長、東南汽車產銷式微等影響,增長乏力;主導的房地產行業,受內外部經濟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持續低迷徘徊。
然而,重壓之下,閩侯經濟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2014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12.7億元,同比增長9.7%;財政總收入86億元,同比增長16.1%,其中,地方級收入57.03億元,繼續穩居全省縣域第二位;在福建省縣域經濟評價中,閩侯縣繼續躋身實力“十強”(第4位)、發展“十佳”(第2位);在全國百強縣評選中,閩侯排名第71位,比上一年提升了15位。
閩侯的發展新動力,何在?近日,記者深入該縣尋找答案。
不再只有“兩個輪子”
在人們印象中,閩侯經濟一直是靠“兩個輪子”驅動的,一個“輪子”是房地產,另一個“輪子”是汽車,后者以東南汽車和福建奔馳為代表。以汽車為主導的工業,在閩侯三次產業中,一度占據60%以上的份額。
一業獨大,并不總是好事,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正因為意識到這個問題,從前幾年開始,閩侯的決策者就有意識進行引導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
“優化包含兩層意思。”閩侯縣領導說,“一是在保持二產優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從二產獨領風騷轉向‘二三并進’;二是在二產內部,大力培育機電等先進制造業,從汽車‘一花獨放’到汽車、機電、工藝品、食品、建材、輕紡等‘六花爭艷’。”
近年來,閩侯縣發揮區位、交通優勢,推動商貿、物流等服務業異軍突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過去在閩侯縣三次產業中占比僅兩成的第三產業,2014年占比已接近三分之一。
南通商貿物流城,即是閩侯三產的“代表作”之一。該物流城規劃面積1萬畝,目前一期海峽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已投用,年交易額超150億元。二期商貿物流園,已入駐項目18個,總投資超170億元,其中,東南國際建材、永輝物流等5個項目已動建。
“南通鎮地處福州南大門,交通便捷,目前旗山大橋已建成通車,可以預見,未來的南通商貿物流城將成為全省區域性物流中心。”南通鎮黨委書記程心東說。
而二產內部的結構調整,也初顯效應,“六花爭艷”的局面已經形成。繼汽車、機電兩個百億產業集群之后,2014年,閩侯建材行業實現產值101.8億元,成為第三個百億產業集群。
傳統產業不是包袱
憑借在技術、材料方面的創新成果,福建祥鑫鋁業成為我國特種鋁合金擠壓材、鍛壓材的領導者之一,2014年銷售收入達9.49億元,其生產的鋁梯占據美國60%的市場份額。
但祥鑫并不滿足,開始涉足特種鋁合金材料領域,投資6億元上馬高端特種鋁合金板材項目,預計今年6月投產。達產之后,祥鑫將成為全國率先進軍特種鋁合金擠壓材、鍛壓材的民企,填補我國東南地區高精鋁合金特材生產加工的空白。
在閩侯,類似祥鑫這樣從傳統制造邁向新興智造的企業越來越多。
“傳統產業不是包袱,而是轉型發展最現實的資源。我們要以創新驅動促轉型、增動力。”閩侯縣領導介紹,近年來,閩侯不斷通過協調服務、優化發展環境等措施,鼓勵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此外,閩侯還充分發揮臨近福州市區的區位優勢,以及上街大學城的科技和人才優勢,發力高新技術產業。
落戶于閩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朗宇環保,是我省唯一的噪聲治理專業企業。一走進朗宇環保的大廳,記者就被一面立體植物墻吸引。“這叫垂直綠化系統,在隔聲屏體內嵌入土壤包,實現隔聲和綠化一體化,一屏兩用。自動化控制,維護方便。”董事長周永峰介紹說。
過去幾年,該公司幾乎承接了我省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所有的噪聲處理單子。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公司更注重研發投入、技術提升,其擁有的各種類型的噪聲實驗室,在我省乃至國內都具有一流水準。
更多的高成長性高新技術企業正在閩侯涌現。如福建福特科光電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精密光學元件制造商,它生產的偏振光學元件、無盲區汽車后視鏡等產品遠銷歐美等國,客戶包括ABB電工等著名企業。此外,兆元光電、福順晶元等一批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
“三駕馬車”協調發力
當下,不少地方出現出口乏力、消費不彰、投資疲軟的情況。而在閩侯,出口、消費、投資“三駕馬車”協調發力,拉動經濟發展。
2014年,閩侯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3.76億元,同比增長23.4%。這首先得益于閩侯近年來對城鎮化的大力推進。目前,新縣城,大城關,漸露崢嶸;青口小城鎮,則宛如一座中等規模的縣城,汽車4S店林立,新車及二手車交易日漸紅火。
今年初以來,在閩侯各個鄉鎮中,限額以上零售總額增幅最大的是南通鎮,增幅達253.8%,這顯示近年來閩侯縣全力打造的包含海峽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在內的南通商貿物流城,已開始發力。
出口方面,2014年,閩侯縣年出口額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達61家,其中,閩興編織品有限公司、福建聯合動力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永德吉燈業股份有限公司等28家企業年出口額達1000萬美元(含1000萬美元)以上。
針對以外銷為主的閩侯工藝品產業,閩侯縣積極出臺扶持方案,鼓勵企業到境內外參展,并對有條件設立研發中心的企業進行補助,同時鼓勵企業發展電商。2014年,閩侯工藝品業實現產值79.4億元,同比增長20.5%。
投資方面,2014年,閩侯固定資產投資535.76億元,同比增長19.1%。在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等領域,更有不少大手筆投入。
正在建設的十公里江濱綠道,就是既提升城市品位,又實現綠化美化的一項民生工程。目前,一期的濕地休閑公園即將建成。屆時,閩侯市民又將多一個休閑好去處。
成績當前,閩侯的決策者們依然清醒。他們坦言,閩侯經濟的總體形勢是“縱比有大突破、橫比仍顯劣勢,有潛力更有差距”。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必須搶抓機遇,主動作為。”閩侯縣領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