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錕) 福清鐘女士子宮長有息肉,到福清市婦幼保健院新院看病時,被人介紹到福清市僑盛社區衛生服務站。鐘女士稱,手術后檢查發現,息肉沒割成,卻把子宮旁未患病的一小塊肉給割掉了。
鐘女士家住福清宏路街道下曹村。因子宮長有息肉,3月14日,鐘女士到福清市婦幼保健院新院看病,在醫院三樓時,兩名中年婦女主動與她搭訕。
“其中一名婦女說,她有和我一樣的毛病,還說認識一家做手術效果很好的地方,要帶我去。”鐘女士信以為真,就跟這名婦女前往“福清市僑盛社區衛生服務站”。“她們說這家診所歸屬市婦幼保健院。”到診所后,醫生給鐘女士做了一系列檢查,隨后對她做了息肉切除手術,一共花費2000多元。
手術后十多天,鐘女士的病情未見好轉。3月26日,鐘女士前往福清市婦幼保健院,檢查結果顯示,她子宮內的息肉還在,周邊有肉被切除,鐘女士懷疑自己被醫托給騙了。
對此,福清市僑盛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人稱,鐘女士并不是醫托帶來的,也不是錯割,割的是息肉樣本。隨后記者從福清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獲悉,接到患者反映后,經過調查發現,該衛生服務站已涉嫌超范圍執業,日前已立案調查。
福清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稱,上述診所的此類情形將面臨罰款2000元、扣執業證10分(總分為15分),如果查實存在醫托行為,需再扣執業證10分。一旦超出15分或情節嚴重的,衛生部門將給予一至六個月的執業證暫緩校驗期(一年一審),暫緩校驗期內醫療機構不得執業,即面臨一至六個月的停業整頓。
昨天晚上,記者獲悉,鐘女士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就后續問題處理,已經協調完畢。
相關新聞:
福清一婦女做子宮息肉切除術 手術后周邊肉被切除
福清市衛生局衛生監督管理所對僑盛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突擊檢查
□東快記者陳欽祥文/圖
“沒想到折騰了一番,子宮息肉沒有切除,周邊的肉卻被割沒了。”昨日,福清市宏路街道下曹村村民鐘女士說起看病經歷,懊悔自己輕信醫托,不僅病沒治好,反而愈發嚴重。
據了解,涉事的醫療機構為福清音西街道僑盛社區衛生服務站,前幾年已得到福清衛生局審批,其允許經營的范圍為常規的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咨詢等。
“鐘女士的經歷也并非個案。”對此,福清市衛生局衛生監督管理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社區衛生服務站已涉嫌超范圍經營,目前已立案調查,如果情節嚴重,或將面臨一至六個月的停業整頓。
患者遭遇做子宮息肉切除術 息肉還在周邊肉卻沒了
昨日,據鐘女士介紹,因子宮長有息肉,3月14日,她前往福清婦幼保健院新院看病。可就在醫院三樓等候就診時,兩名中年婦女就迎上前來,并主動與鐘女士搭訕。
在詢問病情后,其中一名中年婦女稱自己患有與鐘女士同樣的婦科病,隨后便熱情邀請鐘女士一同前往一家名為福清市僑盛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診所看病,并聲稱這家診所屬于婦幼保健院的一家下屬單位。
“看她熱情幫助,我就信以為真跟著去了。”鐘女士說,到了這家診所后,一名女醫生開始忙活著給她進行B超和陰道鏡檢查。
在一番檢查后,她向診所交了2000多元,隨后診所醫生對她實施了息肉切除手術。
鐘女士本以為,實施了手術后,自己的病情就會好起來。可讓她沒想到的是,一周過后,她的病情依然未見好轉,反而覺得下身越發疼痛,甚至連走路都覺得腰酸乏力。
3月26日,鐘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一同前往福清婦幼保健院進行檢查。醫生告訴鐘女士,檢查結果顯示,鐘女士的子宮息肉還在,但息肉周邊有一塊肉被切除。這一結果讓鐘女士大吃一驚。
隨后,鐘女士想找那位熱心的中年婦女問個究竟,卻再也找不到這位“熱心人”。之后,鐘女士找到這家診所想討個說法,卻一直未果。
福清市衛生局衛生監督管理所醫政科負責人正在檢查診療記錄
僑盛社區衛生服務站:沒有做手術,只是取出息肉樣本
前日下午,福清市衛生局衛生監督管理所兩名負責人,對福清僑盛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突擊檢查。
這家社區衛生服務站位于福清融僑城小區,由兩層店面組成。東南快報記者看到,服務站內設有化驗室、處置室等,幾名醫護人員正在上班。
東南快報記者發現其中一張寫有“孫醫生”的名片,上面寫著主治婦科:白帶異常、月經不調、宮頸糜爛。隨即,檢查人員責令這名孫醫生出示相關執業證件,但對方卻聲稱,“證件不在這里,放在家里了,衛生系統里也都能查得到。”
而針對鐘女士所反映的事情,一名自稱該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現場負責人否認了其存在醫托的現象,同時他還對東南快報記者稱,當時醫生并沒有對患者做手術,只是取出息肉樣本,并征求患者意見拿去做化驗,“如果要賠償,對方需提供正規醫院的鑒定。”
福清衛生局:該社區衛生服務站涉嫌超范圍執業
福清市衛生局衛生監督管理所法制科和醫政科兩名負責人介紹說,該社區衛生服務站允許的經營范圍為常規的預防保健、婦幼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咨詢等內容。接到患者反映后,經過調查發現,該衛生服務站已涉嫌超范圍執業,日前已經立案介入調查,現在正在進行行政處罰合議。
“此前我們也接到其他患者對該服務站類似的一起投訴,其門診收費票據上寫有‘手術費’等字樣。”法制科負責人稱,根據《福建省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他們將會對涉事衛生服務站的違規行為作出罰款及扣分決定。
“一般情況下,此類情形對方將面臨罰款2000元扣10分(總分為15分),如果查實存在醫托行為,需再扣10分。”該負責人稱,一旦超出15分或情節嚴重的,衛生部門將給予一至六個月的暫緩校驗期(一年一審),暫緩校驗期內醫療機構不得執業,即面臨一至六個月的停業整頓。
對于醫托,這兩名負責人也坦言存在調查取證難問題,這需要衛生及公安部門共同聯合執法。同時,他們也提醒:看病治療時,患者也要多留個心眼,如遇需手術治療盡量去大醫院就醫。
相關鏈接
醫生教你三招識破醫托
福清市醫院一位醫生表示,其實醫托的騙術并不高明,看病中多注意以下三招就不難識破醫托。
第一招:與人套近乎。為取得病人的信任,醫托一般以患者或患者家屬的身份,與病人套近乎。
第二招:訴說假經歷。取得病人的信任后,醫托接著以“親身經歷”謊稱大醫院不但貴而且治不好,某某醫療機構某某教授是治這種病的專家,便宜有療效,將病人騙至目的地。
第三招:用高價藥騙錢。在診室,與醫托聯手的“醫師”開出一些普通便宜的中草藥,以高價賣給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