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老中醫八字遺訓 教導后人重醫德不為難病人
2015-04-01 15:38:0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鄭子端父親寫下的八字遺訓 東南網4月1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蘇燕梅/文 肖春道/圖)“父親病重時拿著一支鉛筆,在病歷紙上,寫下‘卻之不恭,收之有愧’,教育我們,行醫者要重醫德,不能為難病人,更不能收紅包。”昨日,在福州市民鄭子端的家中,70多歲的他拿出了父親鄭元昌生前親筆寫的半張病歷紙,不禁潸然淚下。 教后人要有醫者心不要只想著掙錢 鄭老先生家世代行醫,他的太曾祖父鄭存垐(cí)在1872年創辦了著名的瑞來春參行,祖父鄭孝銘更是當時的名醫。后來,祖父把醫術傳給了父親鄭元昌,父親不僅繼承了祖父的醫術,還繼承了祖父的醫德家風。 1931年,海軍總長劉冠雄倡議成立“心社”慈善救濟團體,組織福州一批名醫,輪流在南門兜附近設診所,免費為貧苦患者和麻風病人義診。當時,患者都是到瑞來春參行拿藥,一些無力支付藥費的患者,瑞來春參行都給予免費施藥。 鄭老先生還記得父親跟他說過的一件親身經歷的事情。一位醫生到患者家中出診,看完病,醫生找患者要診費,患者哭著說,家里實在拿不出錢了,能不能下回再給,醫生不肯,患者跪下乞求,醫生仍不肯。無奈之下,患者只好四處借錢。借來錢后,患者讓醫生也跪下,才把錢給他。鄭元昌就是想以此警醒后人,患者生病,已是受難,作為醫者,應想辦法讓患者恢復身體健康,而不是只想著掙錢。 |
相關閱讀:
- [ 04-01]永泰好醫生吳金虎:醫德仁術留人間
- [ 04-01]吳金虎:醫德仁術留人間
- [ 03-13]莆田市第一醫院國學講座:弘揚傳統文化 樹好醫德醫風
- [ 12-23]西安醫生手術臺玩自拍 院方稱照片外泄系醫德欠缺
- [ 12-19]使用增長快是否濫用難界定 心臟支架背后的醫德考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