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公園 福州新聞網3月23日訊 福州自建城以來,就與水密不可分,東西南北交織成網,水網平均密度之大,在全國同類城市中都屬少見。在古人筆下,“水城”福州是那樣富有情調:“人煙繡錯,舟楫相連,兩岸酒市歌樓,笙歌從柳蔭榕葉中出。” 近年來,福州市結合內河綜合整治,全面完善沿河綠道系統,綠地中不僅有安全舒適的步行道,還盡可能連貫城市各公園、廣場和其他開放空間,形成聯系濱水、山地、歷史文化街區和重要城市公共空間的慢行廊道,構成文化休閑“綠島鏈”。 白馬河、安泰河、西湖、晉安河、光明港……如何玩轉這些位于湖濱河畔的慢道?昨日,記者請來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園林景觀所的專家,為市民一一道來。 名城綠道 品味悠久歷史 作為一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城中川流不息的內河及湖泊默默見證著福州兼容并蓄的人文底蘊。若想細細品讀榕城韻味綿長的獨特魅力,就一定不能錯過白馬河及安泰河沿河步行道。 推薦一:白馬河步行道 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園林景觀所的專家介紹,白馬河步行道北起西湖公園,南至北江濱,全長約10公里,沿湖濱路、白馬路,穿楊橋路、道山路、烏山路、工業路、江濱大道等,沿線有左海公園、西湖公園、白馬河公園、閩江公園等多處人文休閑景區。 經整治,白馬河已基本重現“樹綠岸美,水清魚躍”的生態廊道景象。從閩江入口處至西湖這段河道,分布有龍潭、陳靖姑廟、白馬橋、彬德橋、閩清會館、洪武道等古跡。市民漫步綠道,別錯過了這些歷史古跡。白馬橋,你可以去輕輕撫摸它滄桑的石欄、石柱,感受它曾見證了福州作為中國三大木材集散地之一的歷史;彬德橋,白馬河上的“第一橋”,傳說供奉18名琉球將軍,表明福州早年就與琉球等國有著密切的海上來往…… 市民如果從北夢山路出發,來到西湖木棧道,可見修繕一新的芳沁路將左海公園和西湖公園連接起來,從環西湖、左海木棧道往來兩個景區成了不少游人的選擇。從這里出發,沿白馬河步行道南下可行抵閩江。 推薦二:安泰河步行道 安泰河步行道西起白馬河,東至三坊七巷,連接白馬路、通湖路、澳門路等,沿線有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烏山歷史風貌區等歷史人文景觀。 作為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所建羅城的護城河,安泰河曾是城區運河交通的總樞紐,全長2.52公里,西起白馬路西關水閘,東至瓊東河,有“小秦淮河”之稱,福州許多歷史典故和商業文化都與安泰河有關。雖歷經風雨滄桑,但如今大力整治讓河道風光重現。河中水草搖曳,錦鯉聚集,沿岸亭臺樓閣,各色花木把整條河裝點得美麗多姿。 夜晚的安泰河更加迷人,算得上福州又一處標志性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