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8歲失獨母親的春節:與20多個失獨者吃自助聊天
2015-03-10 06:29:04? ?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專家 失獨家庭要承受經濟與精神的雙重壓力 東南快報記者了解到,早從2007年開始,福建省開始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特別扶助制度試點工作,2008年起全省全面推行這項制度,并列為當年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當年,由政府給予子女死亡夫妻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扶助金。2011年將扶助標準提高到200元,2012年再次提高到400元,到了2013年,特別扶助金每人每月提高到500元,屬低保戶家庭每人每月提高到800元。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高扶助金標準,并隨居民家庭年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增長,進行動態調整。 據福州市計生委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福州各個區市的發放標準都在800元或以上。 而對于確實需要借助醫學手段輔助生育技術受孕的,省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文件中也規定:所在單位應給予必要檢查和治療的時間及其他便利。縣(市、區)政府對實施人工輔助生育的,給予一次性不低于1000元的補助;采用試管嬰兒輔助生育的,給予一次性不低于2萬元的補助。 “除了經濟,精神壓力也是失獨家庭所需要承受的。”福州市計生委一名處長介紹,2014年6月份,福建省計生協會與福建師范大學聯手,將社會工作專業、心理學專業的52名大學生納入福州13戶失獨家庭扶助體系,讓專業人士介入,對失獨家庭進行心理輔導。帶隊的張碧紅老師在接受東南快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即使是面對這類社工,一些失獨家庭也不愿意向他們傾訴。 她表示,一般失獨家庭中,子女意外死亡的原因,都是一些重大事故或是重大疾病,因此在家庭經濟上往往有被子女所拖累;而在心理精神層面,因為失去子女,家庭成員相對比較孤獨。特別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并不僅僅是精神空虛的問題,會出現“老無所依”的擔憂。 “老人進入社會養老機構,往往需要直系擔保人來簽字,失獨家庭就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張碧紅認為,在這個方面,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還在于我們社會的養老保障制度,如未來可以推行社區養老,由社區責任人作為監護人和責任人,直接簽署意見,碰到重大疾病時也可以采取這種方式,以避免失獨老人生病時無人簽字的尷尬處境。 著名人口學專家易富賢在接受東南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社會上的失獨家庭越來越多,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如果這個群體確實有困難,國家應從“扶貧”的角度出發,給予一些補償和照顧。他介紹,據統計,有大約4%左右的人會在25歲之前死亡,今后有數百萬失獨家庭。他認為,鼓勵社會志愿者來參與幫助失獨家庭,作用比政府單純的物質扶助更有意義。 但是,東南快報記者在采訪中卻了解到,更多失獨家庭,其實并不愿輕易向前來幫扶的人表露心聲。他們害怕自己會被當成向人訴說不幸的“祥林嫂”。 |
相關閱讀:
- [ 06-27]“失獨”心靈的創傷,專業慰藉更到位
- [ 02-24]倉山螺洲失獨家庭補助提高 提至每人每月1000元
- [ 02-19]福州將加大生育關懷 試點辦養老院解決失獨養老
- [ 01-10]漳州人大代表建議:給"失獨"群體更多實質性關懷
- [ 08-20]龍巖:翼護“失獨”家庭 每人每月可領取400元
- [ 08-16]漳州“失獨”家庭可申領救助資金 年底前劃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