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州市委辦公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
《關于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的意見》的通知
各縣(市)區委、政府,市直各部、委、辦、局(公司),各人民團體,各高等院校,福州保稅港區管委會:
《關于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的意見》意見市領導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人質貫徹執行。
中共福州市委辦公廳
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2月24日
福州新聞網2月25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市工作期間,積極倡導推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思想理念和工作精神,創造性地提出開展機關作風建設“十反對十提倡”活動,有力促進了機關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推動了當時福州經濟社會超常規、跳躍式發展。在新形勢下,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當年對機關黨的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對于新時期加強機關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推進福州新區開放開發,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實現福州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把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作為推進全市各級機關建設的重要載體,進一步改進干部隊伍作風,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1.突出作風轉變。大興雷厲風行、求真務實之風,大力倡導擔當落實精神,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突出解決矛盾,干部作風和機關作風進一步改進,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以作風轉變的成效帶動事業發展、贏得群眾擁護。
2.突出素質提升。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廣大機關黨員干部政治意識、發展意識、服務意識和勤政廉政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習力、執行力和進取擔當、狠抓落實能力不斷提高,使講效率、抓落實成為機關黨員干部的行動指南。
3.突出環境優化。全面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四個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熟人經濟”率先破除,“庸懶散拖”有效治理,“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得到有效解決,切實營造與國際慣例接軌的營商環境。
4.突出機制完善。加快形成便捷高效的辦事服務機制、公開透明的權力運行機制、規范文明的行政執法機制、紀律嚴明的監督問責機制,使“馬上就辦、真抓實干”成為各級機關單位作風轉變的新動力、辦事服務的新常態。
二、主要內容
1.要加強學習教育。全市廣大機關黨員干部要深刻理解“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豐富內涵,深入領會市委作出“努力踐行‘四有’要求、爭做焦裕祿式好干部”部署的重大意義,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與學習宣傳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結合起來,與推動福州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生動實踐結合起來,引導各級機關黨組織和機關黨員干部更好地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爭當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模范,讓“馬上就辦、真抓實干”成為機關干部的自覺行動。
2.要推動解決問題。要不斷鞏固和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持續深入開展“四個萬家”活動,堅持不懈地開展作風教育,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以機關干部隊伍作風轉變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要認真對照“十反對十提倡”要求(即堅決反對浮在上面、大力提倡深入實際,堅決反對言行不一、大力提倡身體力行,堅決反對虛于應付、大力提倡認真工作,堅決反對辦事拖拉、大力提倡馬上就辦,堅決反對弄虛作假、大力提倡實事求是,堅決反對職責不清、大力提倡分工負責,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大力提倡具體領導,堅決反對空發號召、大力提倡加強督查,堅決反對主觀臆斷、大力提倡科學決策,堅決反對以權謀私、大力提倡廉政勤政),著力查擺當前機關作風和干部作風存在的深層次突出問題,切實解決各級機關干部隊伍工作理念、責任意識、辦事程序、工作紀律和實際成效等問題,重點解決“熟人經濟”“庸懶散拖”和“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現象。
3.要深化簡政放權。各級黨政機關要按照“能少則少、能放則放、能快則快、能優則優”的原則,抓緊建立審批項目動態清理機制,切實減少審批事項、審批環節、辦理時限等,進一步公開審批標準,優化審批流程。要進一步改進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建立政府購買服務的標準、招投標和監督評估等制度,更好地方便民眾和企業辦事。要積極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取消、下放既有的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營造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投資環境。要進一步理順部門之間關系,完善機關內部辦事制度,切實解決職能交叉、職權不清、互相推諉扯皮等問題;要強化機關之間和機關內部的辦文辦事時效約束,規范辦理時限。
4.要落實清單管理。各級黨政機關要認真對照本機關單位業務職能和基層群眾需求,抓緊厘清各職能部門、各個崗位職責與權力邊界,將權力清單列表公之于眾,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讓民眾企業知曉“權力家底”,使機關干部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要本著高效辦事、方便需求原則,緊扣本機關單位權力清單,研究制定辦事服務指南,特別是對民眾企業關注的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等領域清單,進行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梳理研制,進一步明確政策依據、辦事標準、辦事流程、完成時限和責任單位、責任人等事項,形成規范統一、便捷易行的辦事服務制度體系。要抓緊推進責任清單編制工作。
結合機構改革“三定”方案和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事中和事后監管,把政府責任貫穿于市場運行的全過程,真正做到“法定責任必須為”。
5.要優化政務服務。各級黨政機關要積極推動審批流程再造,實施跨部門并聯審批,認真落實辦事公開、服務承諾、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否定報備等審批制度,積極開展全程代辦服務、容缺預審,嚴格控制審批環節及時限,市級機關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環節不得超過3個,審批時限壓縮在法定時限30%以內,簡單事項實行“即審即辦、當場辦結”。進一步優化重點項目審批服務工作,建立業主前期工作、會商與預審、部門間審批事項“三并聯”工作機制,將審批時限由155個工作日壓縮到40個工作日以內。要進一步創新政務服務工作模式,建設智慧城市政務平臺,構建信息化服務網絡體系,加大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力度,推行辦事項目全流程網絡化,逐步實現信息服務便捷化。
6.要推進作風轉變。各級黨政機關要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積極引導機關干部走出機關大院,深入基層一線,到項目建設現場發現問題、化解矛盾、提供服務;到困難地區蹲點幫扶,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促進農村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到田間地頭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基層情況,總結發現經驗典型,促進面上工作開展。要大力推進機關內部管理和自身建設,結合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科學設置崗位,理清職責分工。黨委(黨組)要嚴肅認真對待黨賦予的職責,嚴格管理標準、延伸管理鏈條、落實管理責任,把每個黨員干部及時納入組織管理,使黨組織對每個黨員干部做到情況明、問題清、措施實。
7.要強化督促檢查。要將“馬上就辦、真抓實干”落實情況納入績效管理范疇,設置考核指標,提升指標權重。各級黨政機關要從群眾和企業最不滿意的問題入手,加強對深化簡政放權、實施清單管理、優化政務服務的監督檢查,在重點項目一線、行政(市民)服務中心、公共服務辦事窗口等設立效能監測點,定期監測辦事服務情況。要經常性地開展機關內部巡查,對審批權集中的崗位、窗口實行重點監控,對群眾反映強烈、企業投訴頻繁的部門實行重點治理,對機關干部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等突出問題予以嚴肅整治。要建立健全機關效能測評制度,定期組織開展直接服務對象測評,加大效能問責力度。
8.嚴肅責任追究。要健全完善“馬上就辦、真抓實干”責任追究制度,采取組織處理、效能問責、紀律處分和績效扣分等方式,實行臺賬管理。對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責任不落實以及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嚴格按照《福州市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效能問責實施細則》進行問責。對耽誤工作進展、造成嚴重后果的,按照責任追究辦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單位臨時人員存在相關問題的追究直接領導的責任。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反復出現違規違紀問題的,對當事人和責任領導實行黨紀政紀處分。對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的機關單位的領導班子,要及時予以調整。對于查處出情節嚴重的不良作風行為,要點名道姓地公開曝光,堅決遏制歪風蔓延勢頭。
三、組織保障
一要精心組織實施。各級黨委(黨組)要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把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作為改進機關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堅持統籌協調、加強分類指導,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抓落實,其他班子成員要落實“一崗雙責”,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各系統黨委要牽頭負責,指導推動本系統各機關單位抓好任務落實,確保取得實效。要建立由各級機關工委牽頭,紀檢、組織、宣傳、效能等部門參與的工作機制,全面負責對機關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的研究指導、組織協調和檢查督促工作。
二要推動工作落實。要堅持把改進機關作風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黨員民主評議范疇,作為干部調整、使用和單位、個人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各級黨政機關要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分工分解任務,壓實壓緊責任,切實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崗位、每一位機關干部身上。要把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與當前市直機關開展的“爭做‘四有’好干部,勇當跨越急先鋒”活動結合起來,結合本單位工作、黨員干部實際,認真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安排、統籌推進落實。
三要營造良好氛圍。要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重要意義、政策舉措,真正讓“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要對在工作中涌現出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和好典型、好事跡,及時進行總結、宣傳、推廣,切實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輻射作用,讓機關黨員干部學有榜樣、趕有標桿。各單位要進一步開辟改進作風思想陣地,完善內刊、網頁、公開欄等平臺,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宣傳教育,大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