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土味道” 閩清糟菜酸爽才是“年味”
2015-02-17 09:27:0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閩清人在院子曬芥菜,曬好后用來腌制糟菜 東南網2月1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記者 劉世泉 文/圖)對于在外拼搏了一年的游子來說,春節回家除了能夠與家人團聚外,感受從小縈繞在舌尖的家鄉“土味道”也是一種無法抗拒的誘惑。對于閩清人來說,家鄉味就是糟菜的“酸”味,即使出門千里,也要帶著糟菜隨行。這不,記者一回到閩清,就看到不少閩清市民在制作糟菜。 離家千里 最難忘是甕中味 記者在一戶居民家門前的空地上看到,一些長凳及旁邊的護欄上整齊地曬著一排排“瓜菜”。“這個其實是芥菜,但是我們閩清人習慣叫它‘瓜菜’。”曬菜的張依姆告訴記者,芥菜是制作糟菜的主要原料。 “今天天氣大好,我們把芥菜拿出來曬,曬得差不多再拿去腌制,明年過年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張依姆說,芥菜曬干后,抹上酒糟和食鹽,搓軟后裝入甕中擠壓緊密,用黃土密封甕口,再將甕翻倒扣蓋在草木灰上,半年后取出,就是芳香撲鼻的腌菜了。“因為要用紅糟腌,所以我們都叫它‘糟菜’。” “每次回家,我的第一頓飯絕對要配糟菜湯。”在四川經商多年的老劉說,糟菜是閩清的三寶之一,一直陪伴著他的成長。 城西將軍廟 祈福聲中迎新年 在閩清縣城的西邊,有一座將軍廟,始建于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廟中供奉著六位將軍。每逢春節,這里都會成為閩清人流最密集的幾個地方之一。 關于將軍廟,雖然流傳著很多種傳說,但都提到這六位將軍因救閩清百姓而死,百姓知道之后,便設廟祭奠他們。每年過年,將軍廟就特別熱鬧,燒香的人絡繹不絕。記者逛將軍廟時,遇到了來燒香的老鄉阿邱。他說,他現在在廣州打工,但每年春節回來都會去將軍廟燒香,一來為家人祈福,二來則是尋找過年的“味道”。“廟里有‘游神’的活動,我以前每年都參加。” “從小到大都在這里跑,不來的話感覺挺別扭的。”阿邱說,廟里人們燃放鞭炮與焚香混合的味道,對他來說,是提醒春節到來的信號,是充滿回憶的“年味”。 |
相關閱讀:
- [ 02-17]閩清糟菜酸爽是“年味” 出門千里也要帶上隨行
- [ 03-13]"名牌"稱號過期還在用 閩清梅塔牌糟菜被下架處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