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師傅演示新鮮魚丸制作過程:憑手感配料
2015-02-16 10:02:1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鰻魚平剖后清除內臟和魚骨,并剝掉魚皮,只取魚肉 東南網2月1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徐豐/文 包華/圖) “沒有魚丸不成席”。魚丸,對于榕城市民有著不尋常的意義。老福州人都知道,過去辦酒席客人都要“夾酒包”,“酒包”中都有魚丸,個頭有小孩子拳頭大,“夾”回家,切成小塊大家吃。如今魚丸湯也是福州人過年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寓意“團團圓圓,年年有余”。 來自連江北茭的邵衛強師傅,祖傳了一手制魚丸的好手藝,算到他已是第四代傳人。春節臨近,每日凌晨三四點,邵衛強等師傅已經忙著打制魚漿、擠汆魚丸了。邵師傅選用新鮮的大海鰻,這也是福州魚丸最常用的魚種之一,“選做魚丸外皮的魚肉,必須海鮮味重,韌性足,做出的魚丸方能彈牙鮮香”。 他給魚剔刺去皮,掏去內臟,理凈后,剁成魚泥;再將其與閩地特有配料“地瓜粉”不斷翻攪、融合。邵衛強說:“魚、粉、水、鹽四者沒有固定的比例,各家師傅配方也不同,要因材料、天氣制宜,才能配出正宗的魚丸皮。” 打好魚漿,接下來便是做魚丸。不同于平常“包”丸子,做魚丸用“擠”更為形象。只見卲師傅一手抓起一把魚漿,一手用勺子剜起一團肉餡,“啪”的一聲,將肉餡拋入漿內,隨之五指呈握拳狀,從虎口處擠出一顆滾圓的丸子。擠好魚丸,入鍋汆熟,不一會,一碗熱騰騰的魚丸湯便端上桌。 |
相關閱讀:
- [ 02-16]連江師傅祖傳手藝演示魚丸制作過程:憑手感配料
- [ 01-14]賴清德探視陳水扁 送碗粿麻油魚丸湯(圖)
- [ 12-26]高校擺自養魚“全魚宴” 大師級教師五色魚丸驚四座
- [ 12-04]東庠漁民捕獲巨型馬鮫魚 可做32斤魚丸
- [ 10-24]市民逛漁博會:觀“白富美”金魚 嘗千人鍋魚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