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發短信給家人報平安
“找到了,找到了,終于到家了。”看見不遠處的兒子站在馬路邊揮手,劉兵終于笑了,兜兜轉轉找了快半個小時,終于找到了這個還沒見過的新家。
2月13日晚上22時14分,東南快報社聯合省總工會、福州市總工會推出的“新福州人”免費返鄉動車專列終于抵達終點站成都東,493名“新福州人”全部順利回到了家鄉。
晚上21時40分,還有半個多小時才到站,可是列車車廂里就已經熱鬧了起來,下一站就是D2242次列車的終點站成都東,也是最后一批“新福州人”下車的地點。雖然離下車的時間還早,不過成都老鄉們早早就起了身,把行李收拾好,紛紛站到了過道里,有的還直接到了列車門口,等待著下車。
列車到站,成都市總工會的工作人員已經在車站迎接成都老鄉們回家,還組織了車輛送老鄉們回家。隨后,本報記者和總工會工作人員跟隨兩名成都中江縣的川籍老鄉——在福州當公交車司機的劉兵和許大哥,記錄他們的回家路。
一對夫妻領著女兒充滿喜悅地走出動車站
坐上回家的車,他們的疲憊一掃而空
下了車出了站,薄薄的霧氣籠罩著成都,沒有簌簌寒風,這里比我們想象中的暖和很多。
“之前是很冷的,不過我老婆昨天打電話說這兩天很暖和,不用穿太多。”劉兵見我們都裹著大衣,笑著說,“是我沒有及時通知你們。”
從成都出發,沿高速開往中江。劉兵10年沒回老家過年,6年沒回過老家,看著眼前的高速公路,劉兵有些陌生,“上一次我回來的時候路還沒修好呢,現在都好了,回家方便多了。”
雖然白天坐了15個多小時的動車,在動車上時,劉兵和許大哥還有些疲態,不過到了成都后,他們的疲憊一掃而空,從成都回中江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里,兩人一直和司機老鄉搭著話,感嘆家鄉多年的變化。
“你說我們自己都是開車的,可是真讓我們開回家去,也沒辦法。”許大哥說。“是啊,是啊,變化太大了,不認識路了。”劉兵接著話茬。
出了中江的高速路口收費站,司機對中江的路也不熟悉,劉兵從最后排坐到了司機邊上,自信地說,“到這里了,我就認識路了,我來指路。”
下高速開往中江,這里的霧氣更重,夜深了涼意也更明顯了,車上的人都不自覺裹緊衣服。和這里的霧氣一樣,劉兵看著前方的路,也越來越迷糊了。
動車到達終點站后,劉兵和老鄉們準備回家
多年未回家,連回家的路都不認識了
“這是哪里?以前沒這么好的路啊,也沒有這些樹,這都是新修的,不認識。”劉兵有些不知所措,6年沒回過中江,這里的一切似乎都變了。
這時,許大哥也湊上前來,“我來看看,我只有三四年沒回來,應該比你強點。”
兩人挨著坐在車前頭,讓師傅開慢一些,他們仔細瞧瞧路標。
“唉,好像是這里,你看,這里有個大橋,應該要右拐?”許大哥說。
劉兵一路給兒子打電話問路,可是車在路上兜兜轉轉了幾次,還是沒能找到回家的路。
前面有個加油站,劉兵下車問路,結果老鄉也沒能說明白,我們只能繼續上路,劉兵繼續給家人打電話問路。
前方有輛小車停著,劉兵跑下車上前問路,問到后又連忙跑上車,“就在前面,我們過了橋往前開。”
凌晨12點多了,城里的燈光星星點點,幾乎都已入了眠,只有馬路兩側淡淡的路燈還亮著,劉兵皺著眉頭揣緊雙手,不停地探頭往玻璃窗外看。
“找到了,找到了,終于到家了!”看見不遠處的兒子站在馬路邊揮手,劉兵終于有了笑容,兜兜轉轉找了快半個小時,終于見到了許久未見的兒子。
車一停下,劉兵小跑到兒子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問了聲,“冷不冷?”
看了看旁邊的小區,這里就是他還沒見過的新家。劉兵說,之前他在老家買了一套經濟適用房,可是自己從沒回來過,連裝修都是親戚幫忙。
到家后劉兵將本報之前對他的報道遞給兒子看
劉兵一家三口今后有望在福州的新家生活
劉兵家在四樓,劉兵跟兒子招呼著我們一起上樓。
四樓的門大開著,屋里的燈亮堂堂,劉兵的妻子正在廚房忙活著,劉兵進了門,喊了聲,“我回來啦!”
放下行李,劉兵在屋里轉了轉,雖然客廳還沒買沙發,顯得有些空蕩蕩,不過他很滿意。“很好啊這里,和我想象的一樣好!”劉兵樂呵呵的。
聽說我們要來,劉兵的妻子早早就在家熬了兩大鍋稀飯,一鍋地瓜稀飯,一鍋綠豆稀飯,桌上已經擺滿了八九盤菜,還有水果。端著一盤剛炒出來的青椒肉絲,劉兵的妻子忙招呼我們坐,給我們盛飯。
劉兵到家后,與妻子、兒子合影
“你們辛苦了啊,趕緊吃點東西,暖暖胃,會舒服些。”
這么久沒見到兒子和妻子,我們問劉兵要不要來個擁抱,劉兵突然靦腆了起來,擺擺手說“不要不要,都是大男人,沒必要了”。不過,說話的同時他的手有些顫抖,有些緊張。從他看家人的眼神和不經意的動作中,我們能明白,這個當過多年兵的四川漢子,只是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已。
菜都上齊了,劉兵的妻子忙活完,一家三口終于能坐下來一起吃頓飯了。劉兵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他喜愛的,地瓜、綠豆稀飯,還有菜里正宗的麻辣味兒。
“這么多年,雖然家里的地址變了,不過這味道還是一樣。”
我們離開前,劉兵一家堅持給我們裝了一袋橘子和一袋花生,讓我們回去的路上吃。
“謝謝你們,這么遠送我們回來。”劉兵告訴我們,過完年他就會回福州。他喜歡福州,今年會把妻子接過去,如果兒子愿意,畢業后可以去福州工作,這樣一家三口就能在福州團聚,他現在住的那個60平方米的公租房,就是他們以后的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