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的糧齊舊時的"奢侈品" 如今過年時的最愛
2015-02-12 07:17:14??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給做好的糧齊點上紅點 “糧齊”福州方言讀zie 過年吃圖平安希望來年有好運 “糧齊(zie)是福州的方言,普通話中沒有這個讀音,而米和齊的結合也是一個俗字。糧齊是在福州方言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食物,除了福州,像寧德、古田等地也會制作。”林則徐紀念館原館長、副研究員、老福州人官桂銓介紹道。 他告訴東南快報記者,一般人家做的糧齊除了過年的時候當成日常食品外,多數人會用于祭祀,用作貢品,也有小部分人用作干糧。“糧齊比較容易保存,所以以前家里人會備一些給將要出遠門的人作為干糧。而過年的時候大家吃它也是圖個平安,希望來年能有好運氣。現在會在家里自己做的已經很少了。”官桂銓說。 “糧齊上的紅點表示這個糧齊是貢品,祭過神靈,吃了之后能保平安。以前的人對紅點比較重視,是必須要點上的。現在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沒有紅點的糧齊。”對糧齊上的紅點,官桂銓這樣解釋道。 而黃雅芳口中的粿葉,官桂銓說經過確認那是艷山姜葉,形狀有些像粽葉,做年糕用的也是同樣的葉子。 糧齊的制作步驟 備葉:摘下艷山姜葉,俗稱粿葉,過年前后市場上都會有人賣粿葉,很容易買到。洗凈剪成長寬約5厘米的正方形小片。 制餡:糯米提前一天浸泡好,第二天隔水蒸糯米飯,20分鐘左右蒸熟,撒上剁碎的紅糖塊,用微波爐加熱1.5分鐘后,拌勻,搓成小團制成餡。四兩糯米飯大概可以做25個糧齊。 做皮:從市場買回糯米粉,在鐵盆中放入適當的糯米粉和水,粉和水的比例約2:1,揉勻做成糯米面。 成品:揪一小塊揉好的糯米面用手推開將做好的糯米餡放入其中,在手中不斷揉搓成球 入鍋:將做好的糯米團放在剪好的粿葉上,一定要墊上這片葉子,蒸好之后才會有葉子香。放入開水鍋中,大火蒸煮8分鐘 點紅:將食用紅丹用水化開后,揭開鍋蓋時,迅速點上紅點,又甜又糯的糧齊就大功告成了。 東快記者黃未辛/文林良劃/圖 |
相關閱讀:
- [ 02-11]舌尖上的媽媽味:糖粿飄香三十多年 滿是童年記憶
- [ 02-11]南靖60歲孝子照料失明母親三十載 媽媽我是你的眼睛
- [ 02-11]聽媽媽們講述過小年的那些傳統:祭灶吃糖瓜剪窗花
- [ 02-10]驢媽媽加速布局華北旅游市場
- [ 02-10]舌尖上的媽媽味:糖粿飄香三十多年 滿是童年記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