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的糧齊舊時的"奢侈品" 如今過年時的最愛
2015-02-12 07:17:14??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黃阿姨在制作糧齊 小時候見過討糧齊習俗挨家串門站在門口清唱《賀年歌》 “我們村附近有討糧齊的習俗,我小時候還見過呢!”黃雅芳說,幾十年前,閩江上的漁民每到過年就會上岸到每家每戶討些糧齊。 “媽媽和我說過,過年來討糧齊的一定要給,他們不是因為窮,而是因為常年生活在船上做起來不方便,過年討糧齊,圖個吉利,求新的一年平安發財。”幾十年前母親的話,黃雅芳至今記憶猶新。 黃雅芳的回憶,在1998年鷺江出版社出版的《福州風情》一書中得到了印證: 過去,福州人過春節,有水上人家(疍dan民)上岸討糧齊的習俗。此習俗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慢慢消失了。討糧齊,一般是女船民,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四上岸來,挨家挨戶向人家討糧齊,她們討糧齊,并不因為窮,而是討個吉利。她們把討回的糧齊分給子孫們吃,求得一年的平安和發財。 “討糧齊的人一般都是婦女,會到家門口唱《賀年歌》,我記得有一句是‘姑嫂雙雙賀新年,紅紅傘燈掛廳前’。”黃雅芳用有些沙啞的聲音哼唱起來。 |
相關閱讀:
- [ 02-11]舌尖上的媽媽味:糖粿飄香三十多年 滿是童年記憶
- [ 02-11]南靖60歲孝子照料失明母親三十載 媽媽我是你的眼睛
- [ 02-11]聽媽媽們講述過小年的那些傳統:祭灶吃糖瓜剪窗花
- [ 02-10]驢媽媽加速布局華北旅游市場
- [ 02-10]舌尖上的媽媽味:糖粿飄香三十多年 滿是童年記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