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幸福叫婆婆做的燒賣 兒媳覺得幸福感爆棚
2015-02-11 07:51:15??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制作燒賣的原材料 4步做出陳氏寧化燒賣 食材:新鮮芋仔、淀粉、筍干、香菇、蘿卜、瘦肉、蔥、豬油、鹽、味精 制作步驟:1、將芋仔用高壓鍋壓4-5分鐘左右,出鍋后用刀背碾成芋泥加入適當淀粉揉成面團(一斤芋仔加入三兩淀粉)。 2、將筍干、香菇、瘦肉、蘿卜切成丁、蘿卜要去除多余的水分,放入油鍋中翻炒片刻,出鍋冷卻后放入蔥和豬油攪拌均勻。 3、將面團揉捏成燒賣皮,包入備好的餡料并封口。 4、在包好的燒賣上灑少許熱水后上鍋,大火蒸十分鐘即可出鍋。 地道寧化人解讀寧化燒賣 “燒賣的來歷和我們客家人的遷徙有關。”祖祖輩輩生活在寧化的老寧化人伍南星介紹起了寧化燒賣的來歷。 老伍說,早年中原漢民為避戰亂大舉南遷來到寧化,中原漢民原本喜歡面食,平時喜歡制作一種用面粉做的皮包著肉餡的食品蒸熟吃,他們稱之為“燒賣”。可是遷徙至寧化后,面粉成為了“稀缺品”,這讓中原先民深感遺憾,寧化盛產的地瓜粉又過黏,根本無法取代面粉。 “后來一名心靈手巧的張姓女子試著把當地盛產的芋仔煮熟剝皮后搗爛和地瓜粉混合,用來代替面粉做成餡皮,再把餡料包進去,沒想到蒸出來的燒賣不僅好看還美味,就這樣燒賣成了寧化客家人最有特色的美食。”老伍說。 “燒賣和芋餃都屬于客家菜。一般龍巖地區的人稱其為芋餃,而我們寧化人就叫燒賣。芋餃皮里的地瓜粉要比燒賣皮里的多一些。做的方法也有一些區別,燒賣通常蒸熟了吃,而芋餃通常做成湯。”福州市寧化商會成員雷盛海解開了很多人關于燒賣和芋餃的困惑。 東快記者黃未辛/文林良劃/圖 |
相關閱讀:
- [ 08-31]廣西特產:牛肉燒賣
- [ 04-30]長樂古槐兩依伯賣肉燒 "賣"出非物質文化遺產
- [ 02-17]景德鎮古窯復燒賣天價 專家稱是對文物的破壞(圖)
- [ 11-17]陳慧琳再懷孕不知男女 Twins搞笑取名“燒賣”
- [ 06-07]上網罵“笨警”網友不挺 警方要查“燒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