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月15日訊 深化改革看行動。2014年,除了政府機構改革“靴子”落地,福州在行政審批、行政服務、政企脫鉤、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等領域改革也相繼啟動實施……
扭住職能轉變“牛鼻子”
深化改革,對各個方面、各個領域都很重要。
“政府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牛鼻子’‘先手棋’!”“政府機構改革的核心就是轉變職能!”福州清楚地認識到,職能不轉變,機構改革就達不到目的!
政府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政府職能轉變不僅是“物理變化”,更是復雜的“化學反應”,涉及面廣、觸及利益深。在改革方案制定過程中,福州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在全社會營造推進改革的濃厚氛圍,形成了理解、支持、參與改革的強大合力。
改革中,福州加大機構和職責整合力度,科學安排了12個領域的機構整合。在本次政府機構改革前,市政府有工作部門40個、部門管理機構2個、省里下放的機構3個,合計為45個。改革后,市政府設置工作部門38個,減少了7個。我市還重組、調整了各部門職能56項,并縮減了5.06%的編制。
福州最大限度地解決城市管理部門職責交叉、職能分散,部門內設機構過小、職責不清等問題。組建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是此次政府機構改革的創新亮點之一。新組建的“城管委”把原市市容管理局的職責和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城鄉規劃局有關城市管理和監督方面的職能進行了整合,形成“大城管”的工作格局。
福州將食品藥品監管、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等三個部門的職責和機構整合,組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強化了市場監管、綜合監管。這一“大部制”改革充分體現了福州機構改革的決心與魄力,改革力度之大走在全省前列。
如果說機構改革是政府的“瘦身”行動,那簡政放權則可視為“健體”。
近年來,福州經過多次清理,全市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由442項減少到73項,是全省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的設區市之一。但福州認為,數字的好看并不能掩飾部分審批環節多、不透明等問題。有問題,就要正視、重視并加以解決。因此,福州持續簡政放權:
——凡是與公共利益無關,市場競爭機制、行業組織可自主調節,或行政機關采用事中、事后監管等方式能夠解決的事項,一律不再保留為行政審批事項。
——將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取消或依法調整為行政許可,將面向縣(市)區政府等方面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取消或調整為政府內部審批事項,今后不再保留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審批類別。
——嚴格控制新增行政審批項目,今后一般不新設行政許可。
以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為契機,今后福州將繼續大力減少和下放市級層面的行政審批事項,把政府工作重心向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轉移,打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
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
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是三大重點之一。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來的。改革就是要解決問題,就是要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
市場活力不夠怎么辦?加快市場化改革!
去年初,福州就啟動對2005年出臺的《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修訂工作。26個市直部門經過一番討論、征求意見、修改,端出了促進我市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35條政策。
“《意見》的修訂,正視了近十年民營經濟逐步作為拉動福州經濟增長主力的現實,著力改善民營企業經營環境。”市經委有關負責人說,35條政策條條都是“干貨”,進一步打開了福州對民營資本的大門。2014年起,今后民營資本在我市投資,除了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限制和禁止投資領域外,我市將不再為民資投資領域設限,全面推行“非禁即入”政策。
2014年10月10日,福州舉行民營企業投資項目推介會,集中發布了9份惠企惠民政策文件,對民營經濟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金融支持等方面進行扶持,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做大做強。
與此同時,福州首批73個引資總規模達853億元的項目向民間資本放開,政府社會資本合作(PPP)試點正式啟動,市政領域正就路燈合同能源管理開展試點。
深化改革是發展之本,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福州也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2014年3月,我市在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保稅港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臺商投資區4個區域探索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后,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正式在全市全面鋪開。在利好政策刺激下,去年第三季度,福州個體私營經濟領域市場主體增勢迅猛,新登記私營企業、注冊資金同比分別增長61.73%、203.33%。
在改革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重視與發揮,市場主體進一步迸發出了發展活力。
民生領域改革破題前行
改革要從人民群眾最期盼解決的問題改起。
公共服務水平不高、不均衡,福州正視這個問題,迎難而上,破解難題。
這一年,福州拉開醫改大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啟動。“縣級公立醫院在整個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起著重要的紐帶作用。”市衛生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從基層改起,從基層保起,由下而上、由基本到非基本循序漸進,是新一輪醫改的基本路徑。目的就是通過提高縣級醫院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將大量病人留在基層,改善群眾就醫感受,緩解城市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這一年,福州教育領域改革取得突破。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難問題,2014年福州放寬入學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實行派位,小學升初中實行按對口升學。福州還全面放開了外省來榕務工人員子女報考一級達標高中的限制,與當地戶籍學生享受公平教育。
這一年,福州啟動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一體化銜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消除了“二元結構”,即繳一樣的錢,領一樣的養老金,實現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
這一年,福州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差距進一步縮小。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從2013年的30元提高至35元,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從360元提高到410元,其中政府人均補助標準從300元提高到340元。
……
堅持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推進改革,福州在持續推進深化改革過程中,將使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成為人民群眾普遍受益的過程,進一步把發展的“蛋糕”做大分好。
(福州日報記者 朱毓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