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永泰嵩口鎮竹篾匠對篾活的堅守 46年沒停過
2015-01-13 08:13:55? ?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林師傅家中堆滿了還未加工的毛竹 俗話說“千學萬學,不學篾活;磨破衣服,割傷手腳”,福州永泰縣嵩口鎮卻有位老師傅林登炎,46年來,手里的篾活沒停過。 東南快報記者見到林登炎時,他正站在長凳前,將已經被剖得很輕薄的竹篾從固定在長凳上的刮刀間拉過,拇指按住刀口,一根篾條反復在刮刀和拇指間拉絲。“篾條厚了不勻,薄了不牢,掌握精確全憑手指的感覺和個人經驗。” 在嵩口鎮,林登炎可是小有名氣,不僅因為他是當地僅剩的竹篾匠,也因為他手藝好。 “竹籃、淘箕、蒸籠……以前家家戶戶都得用竹制的器具,竹編生意很好,學了這么一門手藝,就能養活家里人了。”19歲起,林登炎就開始學習竹編,憑著過硬的竹編手藝,客人一直沒斷過。后來,越來越多其他材質的器具出現,替代了竹制品,家里的竹制品開始減少,篾匠也逐漸退出“江湖”,像他一樣還在堅守竹編的篾匠更是少之又少。 說話間,林登炎從地上抽出一根竹子,準備破竹,只見他握住砍刀,將竹子開個口子,再用力一拉碗口粗的竹子就被劈開了,順著刀使勁往下推,傳來噼啪噼啪的聲響。 做篾活時間長了,不僅僅是破竹,從竹片到竹條,再從竹條到細薄的竹篾,劈、拉、刮、編……在林登炎手中,用竹篾編東西時就如做針線活一般,很快,就能看到一個竹制品的雛形了。 |
相關閱讀:
- [ 12-05]漳州市區再現30個竹篾井蓋 破損缺失致意外可起訴
- [ 11-26]漳州冠城國際小區竹篾井蓋來源成謎 部門正追查
- [ 11-20]漳州冠城國際物業承認竹篾井蓋確屬小區紅線范圍
- [ 11-19]人行道上驚現“竹篾窨井蓋” 地點位于冠城國際附近
- [ 08-27]篾藝人生:堅守中的希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