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閩、在榕保護文化遺產紀事激發福州保護開發熱情
2015-01-09 08:51:36?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習近平在閩、在榕保護文化遺產紀事激發福州保護開發熱情 下杭路三通路隆平路10月前展新顏 福州新聞網1月9日訊 連日來,福建日報及福州晚報接連刊發的兩組習近平在閩、在榕保護文化遺產紀事報道,引發熱議。熱議之余,各相關部門單位也重新審視當下的工作,力求接力干好古城的保護修復工作,讓閩都千年輝煌文明綻放光芒。 舊法新修 守護一城遺產 福州能得千年文脈滋養,離不開一代代人的捍衛和守護。 “文化遺產的保護方式是多樣的,但立法保護才是最根本的保護方式。”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官君璧在第一時間學習了福州晚報相關報道。在她的記憶里,《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的出臺曾歷時8年、15易其稿,最終才得以于1997年2月4日頒布施行,成為全國第二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地方性法規。 但這只是起點,在此之后,根據保護實際,這部法規得到修訂和完善。2012年福州啟動《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工作,多部門協作配合,數易其稿。2013年10月1日,新修訂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公布實施,確保依法依規、科學規范地推進名城保護工作。以此為中心,還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保護管理辦法。此后,市政府又相繼頒布實施了《福州市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辦法》《福州市煙臺山歷史風貌區保護管理辦法》。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項項的法規,福州市的歷史風貌得到了較大程度的保護?!惫倬祵τ浾哒f,《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中最有力度的一條是,在歷史文化保護區范圍內重大開發要聽取市民意見,規劃要報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決定,“當時有關部門想將朱紫坊開發成商業街區,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條款,項目被人大叫停,朱紫坊得以保留至今”。 法規先行、政府投入、專家參與、民間支持,福州文化保護力量才得以不斷壯大,一城遺產在發展的洪流中屹立至今。 |
相關閱讀:
- [ 10-24]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獲批復 嚴格保護文化名區歷史環境要素
- [ 03-12]將樂征集開發和保護文化資源金點子
- [ 12-27]東城8億元保護文化
- [ 12-24]北京東城將投八億保護文化 蓋新房審判專家把關
- [ 11-01]世界遺產研究院院長:保護文化遺址 最好是使用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