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大量市民騎車過地下人行通道 下車步行擬試點推行
2015-01-08 07:29:10? ?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快記者 寇思琴 地下人行通道的出入口,明明都張貼有“上下坡禁止騎行,違者按規章處罰”的警示牌,但為何穿行過往的騎車市民,卻依然熟視無睹? 面對前來感恩的陳老先生,救了他的福州鰲峰坊地下通道值班員宋秀琴,更希望大伙關注的是——地下人行通道如何杜絕車撞人事故的再發生。(詳見:地下通道斜坡沖下電動車撞暈老人 值班大姐救了他) 昨日,東南快報記者采訪了福州市政工程管理處橋梁管理所、福州市交巡警支隊相關工作人員,了解了福州市區地下人行通道的整體情況,與各方一起談論了該問題的解決之道。 目前,市政工程管理處橋梁管理所通道負責人表示,他們愿意在各方支持下,選幾座人流量較大的地下通道,試點推行相關安全文明勸導工作。 每天仍有大量市民騎車過地下人行通道 福州市政工程管理處橋梁管理所通道負責人看到東快當天的報道后感嘆,一看到有人在地下通道被車撞或者遭刮擦,他們就心塞。 原來,早在2008年,福州鼓樓區福新地下通道,一位值班人員在保潔通道時,被騎行下坡道的自行車,撞擊身亡。此后,市區地下通道斜坡道,增設減速帶,值班人員配備反光背心。 但地下通道斜坡道,原本是關懷殘疾人而設的無障礙設施,增設減速帶以后,很多殘障人士又非常不滿,并投訴。 為此,如今每個地下通道的值班人員,還肩負著護送殘疾人士過地下通道的責任。每座地下通道值班人員的手機,都張貼在地下通道出入口,坐輪椅者經過,可打電話求助值班人員。 “地下人行通道只能行走,騎行者需推著車走?!睒蛄汗芾硭炙L說。 但現實卻是,每天都有大量騎行者從地下人行通道而過,從不自覺下車,推車而行。即使在地下通道斜坡道上,增設了減速帶,依然不時有事故發生。 負責橋梁管理所通道工作已有15年的林先生介紹,在2008年以前,全市地下通道一年發生非機動車事故70-80起;從2008年起通道斜坡道增設減速帶,控制下行非機動車車速后至今未發生重大事故,平均一年全市地下通道發生非機動車小刮擦事故約20-30起。 “我們雖然張貼了‘上下坡禁止騎行,違者按規章處罰’的警示牌,但實際上我們是沒有執法權的,所以實際上從來沒有人被處罰過?!绷窒壬忉尅KX得這部分的處罰,需要相關交警部門來執行。 但東快記者聯系福州市交巡警支隊相關工作人員后,交警方面認為他們執法也要依法執法。違規騎行通過地下人行天橋的,應給予什么樣的處罰,目前還找不到相應的法律法規,所以他們也愛莫能助。 市政橋梁所:試點推行安全文明勸導 福州自2000年3月,開始建成與使用地下人行通道。最早建成的地下人行通道,有兩座——南公地下通道,竹排埕地下通道。目前,整個福州市共有43座地下人行通道,鼓樓、臺江14座,倉山29座。 根據福州市政工程管理處橋梁管理所提供的一份不完全統計,我市每座地下人行通道平均每小時大概會有700人出入。這份調查數據,是橋梁所工作人員,抽樣在10個地下人行通道,一天內分了六個時間段,統計調查出來的。 在人流量如此密集的地下通道,進出的騎行者和在通道內亂設的擺攤點,是橋梁所工作人員最為頭疼的兩個問題。 因為目前每個地下通道僅一位值班人員,他們日常要肩負通道清潔,看管地下通道設備等責任,所以再規勸過往騎行者下車步行,對他們來說,已有心無力,并且四個出入口,一個人也看守不過來。 “我就想著,能不能有志愿者經常來地下通道出入口,搞些文明勸導活動。這樣不定期的文明規勸活動,或許可以讓大部分市民意識到這個安全問題,并慢慢改掉過地下通道不下車的壞習慣?!宾椃宸坏叵峦ǖ乐蛋鄦T宋秀琴提議。 另外,市政橋梁所負責人也表示,想在全市43座地下人行通道,選幾個人流量較大地下通道,試點推行規勸騎行者下車步行的措施。福州交警方面也表示,若要在地下通道出入口,試點推行規勸騎行者的舉措,可以聯系各區交巡警大隊基層民警或協警,爭取他們的支持。 如果,您愿意來當義工,或有好建議好想法,歡迎通過東南快報官方微博、微信或新聞熱線968977聯系我們。 |
相關閱讀:
- [ 10-18]廈門:同安將終結沒有地下人行通道的歷史
- [ 06-17]“海貝思”帶來強降雨 全市5處地下人行通道積水
- [ 10-30]南京一地下人行通道建成十年未用 開發商稱是涵洞
- [ 08-08]合肥市區一地下人行通道塌陷 未造成人員傷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