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坊有我國首位海軍輪機中將陳兆鏘
2014-12-07 07:32:53? ?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他倡議重修昭忠祠為福州留下珍貴文物 在如今的福州馬尾的馬限山東麓有座叫昭忠祠的地方,是1886年船政大臣裴蔭森為悼念甲申中法馬江海戰中的死難烈士而建。但是,年久失修,堂毀祀廢。 1915年,陳兆鏘被授海軍輪機中將銜,這是海軍輪機的最高軍銜,調任福州船政局,任局長11年。1920年,陳兆鏘倡議重修昭忠祠,并將甲午海戰犧牲的福建籍官兵靈牌列入置祭。陳兆鏘不但帶頭捐款修建,還為昭忠祠、烈士墓撰寫《重建馬江昭忠祠》碑文和《甲申、甲午兩役烈士合祀忠祠》碑記。 據王勇堅介紹,《碑記》上面寫著,甲申、甲午之役烈士,非為“清朝效力”而是“為一國效力”,理應受到人們的紀念。 1961年,昭忠祠成為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馬江海戰炮臺、烈士墓及昭忠祠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唯一甲午海戰望遠鏡在福州船政博物館 1928年,陳兆鏘離職賦閑在家。1941年福州淪陷時,日軍逼其出任維持會會長,他斷然拒絕。抗戰勝利后,陳兆鏘還獲得“凜然可風”銀盾,以表彰其民族氣節。 1950年,陳兆鏘的外孫梁友堯成為一名海軍,離開福州前,陳兆鏘把珍藏了幾十年的一個望遠鏡作為海戰印記送給外孫梁友堯。當時,他告訴外孫說:“這是我在甲午海戰中用過的,今天送給你,希望你永遠記住甲午恥甲午恨,好好保衛我們的國家。”1955年,梁友堯復員,后考入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后進入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2013年11月初,梁友堯將這個望遠鏡贈給福州船政文化博物館,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個甲午海戰中北洋海軍所用的望遠鏡。 “在山東威海劉公島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的展廳里,也陳列著一塊泛著幽光的鍍金懷表和一個袖珍指南針,它們昔日的主人是陳兆鏘。”王勇堅說。 陳氏一族還出過地下黨員。陳兆鏘的侄孫陳長光,是海校的高才生。1937年“七七事變”后,他憤然退學,與其他10名同學一起,來到延安抗大學習。后被派回福建搞地下工作。1948年被俘。經陳兆鏘、薩鎮冰等人營救未果,后英勇就義。新中國成立后,陳長光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父母享受革命烈屬待遇。 |
相關閱讀:
- [ 11-30]福州朱紫坊走出的抗日戰爭海軍中將李世甲
- [ 09-03]福州三大文化區拆遷被叫停 含上下杭朱紫坊等
- [ 07-20]“芙蓉別島”石刻從西湖回歸朱紫坊 按原樣放置
- [ 07-16]西湖公園覓得假山石 竟是朱紫坊失蹤的太湖石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