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兩項目躋身國家級非遺 包括詠春拳和花茶技藝
2014-12-04 07:46:58?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茉莉花茶是福州的名片 福州倉山區的花茶制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此次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排在傳統技藝一項。 據了解,茉莉原產于古希臘,2000年前從印度傳入福州,在北宋時,福州已出現茉莉花茶,明朝時窨制工藝定型,清朝時茉莉花茶成為貢茶。北宋福建人柳永在《滿庭芳·茉莉》中出現茉莉花茶,南宋施岳《步月·茉莉》中有“玩芳味、春焙旋熏,貯秾韻、水沉頻爇”,描寫了茉莉花茶的制作。林則徐稱福州為“煎茶地勝”,冰心在《茶的故鄉和我故鄉的茶》一文中寫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利用茶的國家,是茶的故鄉。我的故鄉福建既是茶鄉,又是茉莉花茶的故鄉。” 清朝咸豐年間,福州茉莉花茶作為皇家貢茶,開始進行大規模商品化生產,花茶暢銷歐美和南洋。解放后,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國家外賓接待禮茶,改革開放前,我國出口的茉莉花茶100%為福州出產,同時福州茉莉花茶還占內銷的40%左右。 茉莉花茶窨制有一整套工藝,包括了茶坯粗制、精制和鮮花處理(伺花)→茶花拼和(窨花)→靜置通花→收堆復窨→茶花分離(起花)←→轉窨或提花→勻堆裝箱等環節。福州茉莉花茶種類有:茉莉針王、銀毫、大白毫、白龍珠、玉蝴蝶、耳環、麥穗、鳳眼、繡球、金針、雪針、白雪峰、龍條、毛峰等。其中茉莉白龍珠、玉蝴蝶等為福州獨制。 福州國家級 非遺項目增至15個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從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開始,迄今福州已有15個國家級非遺項目。 2006年福州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有茶亭十番音樂、閩劇、評話、伬藝、壽山石雕和脫胎漆器髹飾技藝等6項;2008年福州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有軟木畫、聚春園佛跳墻制作技藝、畬族醫藥(六神經絡骨通藥制作工藝)、元宵節(馬尾、馬祖元宵節俗)、陳靖姑信俗和畬族服飾等6項;2010年,福州的中醫正骨療法(林氏骨傷療法)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顧偉/文 記者 葉誠/攝) |
相關閱讀:
- [ 11-21]國家級非遺——閩西漢劇走進龍巖學院
- [ 11-01]國家級非遺廣西彩調傳人青黃不接 面臨尷尬局面
- [ 10-08]河南新野4名猴戲藝人被拘 國家級“非遺”引熱議
- [ 09-11]吉安7個項目入闈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 [ 08-25]洛江文化周展示國家級非遺活態傳承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