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男子硬吞下兩根魚刺 刺穿心臟主動脈險喪命
2014-12-03 10:05:52??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醫生提醒 異物卡喉別硬吞 盡快上醫院取最安全省事 “耳鼻喉科晚上值班的醫生,隔三岔五就要進行食道異物手術。”此外,協和醫院耳鼻喉科科室主任、主任醫師黃建民介紹,在該院耳鼻喉科,咽部、食道異物的病人很多見,幾乎每天都有,大人小孩都有。在臨床中,誤吞的尖銳異物以魚刺最常見,雞骨、鴨骨也不少,比較大的異物主要以成人多見。及時就診,這些異物一般通過喉鏡或食道鏡都可以取出。 在今年的8月份,就曾有一名福州的男子大口吃鴨肉導致骨頭卡在食道的第二狹窄處,幸虧及時到醫院,保住一命。而在今年4月,另一名男子就沒有這么幸運,由于沒有意識到嚴重性,等鴨骨頭撐破了食管,引發感染,刮破食管邊上的主動脈再來醫院已經來不及了。 黃建民提醒,現在仍有很多人不慎被魚骨等異物卡喉后,就想硬吞下去,如大口吃饅頭、米飯或者喝醋咽下去。“這些都是極危險的行為,無異于用錘子打釘子,反而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甚至危及生命。”黃建民說,從上述病人的情況就可以看出,異物通過咽部后,也不意味著更安全了。就危險性而言,食管異物比咽部異物更危險。 “異物卡喉別硬吞,咳不出來,盡快上醫院取,才是最安全、最省事的辦法。”王齊敏和黃建民都反復強調,當發生異物卡喉時,不能硬吞,如果可以嗆咳出來最好。如果咳不出來,可以喝些湯水,但若是情況不能改善,則應停止進食,盡早到醫院及時取出。 為了預防咽部、食道異物,吃飯時盡量不要說話,邊吃邊劃拳、邊吃邊開玩笑、肚子餓時狼吞虎咽等行為都是很危險的。老人還要注意防止誤吞假牙。 |
相關閱讀:
- [ 10-11]小伙在單位食堂就餐被魚刺卡喉 法院:不算工傷
- [ 07-21]福州省立醫院取個魚刺80塊 還敢再貴點嗎
- [ 05-29]餐館華工被魚刺感染致命“食肉細菌” 無奈截肢
- [ 05-29]被鯰魚刺扎手雇主勸其暫緩治療 美華裔慘遭截肢
- [ 03-19]廈門:一根魚刺卡喉險些要人命 急性會厭炎可致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