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遺址現木制護岸遺跡 為福建省首次發現
2014-11-13 07:35:37??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蓮瓣紋瓦當。 陳玭介紹說,這里原先有河,木構護岸的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至于該護岸是保護安泰河的河岸,還是唐五代建城墻之前的基礎設施,目前還難以判斷,其年代肯定早于唐五代的城墻。從現有考古資料看,之前國內只在浙江錢氏捍海塘發現相似木構護岸結構。但錢氏的結構更復雜,做得更結實,因為它要應對錢塘江大潮,但二者基本結構都一樣。這種木構護岸南方才有,文儒坊這個算是第二例發現。 完整唐五代城墻 及墻基現身 第二個重要發現是,在北邊探方中,唐五代時期的城墻及墻基遺跡被完整發掘出來。該遺跡上部被殘高1米多的宋代建筑磚墻破壞(建在唐五代城墻上),自地面而下是:夯土筑成的唐五代羅城城墻墻體,殘高15厘米至19厘米;壓在城墻下的墻基(也叫基槽,目前已挖到3.2米深)。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基槽。在基槽部分,考古人員挖了一塊凹下去的探溝,長、寬、深分別為10米、2米、3.2米。揭開塑料布,記者看到探溝內壁密密麻麻地分布著一層木頭、一層石頭……木頭層與石頭層交錯分布?;鄄糠诌€未挖完。 “這就是基槽,夯土層很清楚。”陳玭比劃說,因為這里是河邊,唐五代時在淤泥地上建城墻,要采取加固措施,就是鋪一層木頭再鋪一層石頭,基槽起的作用就是蓋房子打房基用的,理論上城墻多長,基槽就有多長,基槽的走向與城墻一樣,都是東西走向。 這處遺址的完整揭露,為后人復原了唐五代王審知筑羅城的過程:就是先挖溝(挖基槽),然后用木頭、石頭交錯填起來,再夯土,筑成墻基,最后再蓋城墻。羅城廢棄后,宋代還有人在這里活動。2011年,該工地上挖掘出的宋代街巷(房基)就證明了這一點。此次考古發現,印證了《閩都別記》上記載的王審知建羅城,將北方的夯筑方法也帶到福州。 |
相關閱讀:
- [ 11-12]福州三坊七巷海絲遺址又有新發現
- [ 11-11]羽毛球明星走進三坊七巷 李雪芮因傷病遺憾退賽
- [ 10-31][反饋]福州三坊七巷綠植規劃按照實情安排
- [ 10-24]三坊七巷將迎來5A景區驗收 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 [ 10-24]福州三坊七巷將迎來5A景區驗收 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