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規劃保護10.1k㎡歷史城區 含古城區和濱江地區
2014-10-24 07:53:44??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10月24日訊 記者昨日獲悉,省政府經研究,原則同意福州市上報的《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2~2020年)》。 福州歷史城區保護范圍由古城區(7.5k㎡)和城郭外的濱江地區(含臺江片區、倉前片區,共2.6k㎡)組成,面積10.1k㎡。 省政府同意劃定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3片歷史文化街區,煙臺山、烏山、屏山、于山、冶山、西湖、馬尾、洪塘8片歷史文化風貌區,蒼霞和大橋頭臺江汛、泛船浦、馬廠街、公園路和跑馬場、禪臣花園、福建協和大學、晉安鼓嶺、南公園8片歷史建筑群。 省政府要求按照保護規劃,積極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史跡”遺產保護;保持城市山川形勝的傳統格局和“枕山襟江”的山水城市風貌,修補、延續歷史城區與外圍古村鎮、歷史建筑群之間的文化脈絡聯系;重點保護歷史城區中軸線,保護和控制三山、兩塔視廊,強化傳統軸線意象,逐步恢復和增加歷史城區重要山體、開放空間之間,以及與外圍山體之間的視線通廊;嚴格保護好歷史地段整體風貌及空間形態,維持街區空間尺度,控制建筑高度和密度,保證街巷空間的完整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嚴格保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文化遺址地下埋藏區、古樹名木以及其他歷史環境要素,積極保護和傳承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省政府還要求在依法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和傳統風貌前提下,優化名城功能布局,控制人口容量,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和綜合防災體系,改善區域交通設施,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不斷改善人居環境;積極探索建立高效的規劃管理機制,抓緊編制完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等規劃,進一步完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風貌區、歷史建筑群以及其他文化遺存的保護機制和利用模式,全面落實各項保護措施。 該《規劃》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設、管理的重要依據。省政府要求福州市政府加強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領導,正確處理歷史文化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在舊城更新中切實加強對歷史遺存的保護。 (福州晚報記者 何佳媛) |
相關閱讀:
- [ 10-24]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獲批復 嚴格保護文化名區歷史環境要素
- [ 10-15]閩城際軌道規劃路線盡量避讓歷史文化區
- [ 08-23]漳州開展《漳州市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體系規劃》編制工作
- [ 12-14]記者走訪定安歷史文化規劃館 奇特風俗引“圍觀”
- [ 10-15]山東立法保護大運河 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規劃啟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