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隧道內小車撞墻2死1傷 后座未系安全帶
2014-10-22 09:03:1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司機:一黑影飄過,就撞上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車禍?事發后,多名交通事故調查專家參與了調查,目前尚未找到答案。 福州高速交警二大隊相關負責人說,馬尾隧道自2009年通車至今,從未發生傷亡事故。近期,該大隊排查了轄區內的多條隧道,一些隧道存在“燈光昏暗”、“標線劃定不明”、“限速及禁止標志被樹木遮擋”等隱患,而馬尾隧道不存在這些問題。 駕駛員陳某今年43歲,有多年駕齡。二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事故發生地點并非弧度很大的彎道,很難相信一名駕駛經驗豐富的司機會栽在那樣平緩的道路上。而且,隧道內燈光明亮,除了封閉的一個供隧道景觀工程改造的車道外,尚有兩個車道供單向通行,不存在道路狹窄的問題。 該負責人表示,超速很可能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馬尾隧道因處于施工中,隧道內的行駛速度被限定為時速40公里以內。雖然目前未估測出當時事故車輛的車速,但從車輛撞擊的情況及現場痕跡分析,該車的速度顯然比較快。 警方表示,施工單位管理問題,給馬尾隧道增加了安全隱患。據警方介紹,馬尾隧道因正在進行市政景觀工程改造,雙向六車道的隧道,封閉了兩個車道供施工單位作為工作區域,留四個車道供車輛通行。事故發生時,被撞的工人文某某位于隧道左側車道,而隔離起來的施工區域位于隧道右側的車道。也就是說,文某某在隧道內作業時,超出了限定的施工區域——從右側車道來到了事故車輛行駛的左側車道。 現場民警說,他們問陳某為何把車撞到隧道壁上,陳某稱,當時看到一道黑影從面前飄過,接著車就撞上去了。 昨日下午,福州高速交警二大隊通知施工單位中鐵三局的相關人員接受詢問,了解情況。 遇難乘客坐后座未系安全帶 警察稱,他們在現場看到,游某某當時坐在后座(駕駛員正后的位置),向左側倒在后座上。不過,從現場情況可以看出,他未系安全帶,死前頭部受到了猛烈撞擊。 福州高速交警二大隊負責人說,司機和副駕系安全帶已形成了風氣,但后座乘客很少會系安全帶。雖然后座乘客系安全帶并非道路交通安全法強制規定,但為防萬一,最好還是系上。此前我省地方一位官員坐公車出行,當時他也坐后排,發生車禍時,他因系了安全帶僅受輕傷;而他的秘書坐在副駕駛位,未系安全帶,當場殞命。許多事例可以告訴大家,坐后座系安全帶,遇到突發情況,是可以保命的。 此外,在高速路駕車,進入隧道一定要減速緩行,因為人對隧道內光線和空間的突然變化有一個適應過程,在隧道內超速,是極其危險的。 |
相關閱讀:
- [ 12-13]福州馬尾隧道內騎車男被碾身亡 疑肇事車輛逃逸
- [ 12-13]馬尾隧道內騎車男被碾身亡 疑肇事車輛逃逸
- [ 09-14]馬尾隧道3車追尾相撞 2人受傷堵車3公里(圖)
- [ 01-25]福州馬尾隧道內 貨車突然急剎釀7車連環撞
- [ 03-09]渣土車壞在馬尾隧道內引連環追尾 面包車被夾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