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劉家大院”占了光祿坊半條街
2014-10-19 07:56:41??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劉家大院最初的主人其實不姓劉 現在的福州人都習慣管這座院子叫“劉家大院”,其實,最初,劉家大院的主人并不姓劉,只是讓他名氣最大的主人姓劉,并因此成為福州歷史上的名門望族。 說起劉家大院,最早的歷史要從明代說起,改擴建于清代。自東而西并列四座大院東側兩座原是清初著名畫家許友故居米友堂。西側兩座是清康熙五十一年進士官至內閣中書林佶故居,此后數易其主。清道光間為一胎同榜兩進士劉齊衢劉齊銜兄弟改建傳至其子孫劉步溪。此后,清代的龔易圖和近代的郁達夫都曾在此居住。 王勇堅說,劉家大院東起道南祠,西至早題巷,南臨光祿坊,北與大光里何振岱故居相鄰,占地5000多平方米,現存4000多平方米,是三坊七巷最大的單姓宅第,號稱“劉半街”。現存的大院是清代劉齊衢、齊銜兄弟大規模改建后的清式構筑。據統計,劉家大院原有大廳12間、廂房48間、花廳6間、假山3座、魚池3口、亭臺樓閣6處,另有藏書閣、觀音閣、佛堂等。其圍墻高達1.5-2丈,尤堅實耐火;長3米以上、寬0.6米的鋪地石板計300多條;3米左右長的抱圍大柱就有100多根;門窗戶扇盡用楠木。作為顯赫一方的大戶,劉家住宅建筑用料考究,頗有不同凡響處。 當時福州老百姓用的電燈都是劉家的 據介紹,劉家人才輩出,既有轟動一時的“兄弟同榜兩進士”劉齊衢、劉齊銜(為林則徐大女婿),又有號稱“電光劉”的劉崇佑、劉崇偉八兄弟,還有陳寶琛的外甥、李鴻章幼弟李昭慶的孫女婿、近代的銀行家劉攻蕓,以及曾任福建鹽運使,號稱“福建理財三杰”之一的劉鴻壽。 劉齊衢、劉齊銜父親早亡,由其伯父劉家鎮教養。劉家鎮是劉家十四代,林則徐的摯友,曾創辦圣功書院和鳳池書院。劉齊銜就是前幾期“人文鼓樓”中提到的“劉齊銜”故居的主人公。到劉齊銜之子劉學恂時,開始投資創辦近代工業。1910年,劉學恂的幾個留學日本的兒子與林長民等人,出資購買耀華電燈公司改名為“福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劉家一開始就掌握了公司的經營和技術管理權。因此,劉家也成為當時享譽一時的“電光劉”。 “福州的老百姓用的電燈,就是劉家帶來的。”王勇堅說,福州近代民族工業中發展最大的企業,就是福州電氣公司。為了紀念劉家,老福州皆知的福州電氣有限公司原址改為福建電力博物館。據介紹,當年福州發電用的煤都是直接用船運到這里的,老福州有個說法,福州有三塔,烏塔、白塔和劉家電氣公司的煙囪。 |
相關閱讀:
- [ 09-09]榕公交站站名問題不少:同名不同地 同站不同名
- [ 07-03]光祿坊環境綜合整治今啟動 將重現歷史文化風貌
- [ 12-11]光祿坊公園12日上演新民樂音樂會 作曲天才現身
- [ 08-06]道山路和通湖路交通管制仍有車輛逆行 小心被罰
- [ 08-05]福州三坊七巷正式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 06-30]光祿坊明代石橋亟待“療傷” 刻字被景觀燈毀壞
- [ 06-06]雨水轉輸改造工程近期進行 安泰河實現雨污分流
- [ 01-08]榕兩條公交線路將單向改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