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看到不少已經燒得焦黑的秸稈殘渣,一些殘渣還冒著熱氣,顯然剛剛焚燒不久
□記者調查
亂燒秸稈“四宗罪”
1.推升PM2.5、PM10,污染空氣
環保人士表示,農村燒秸稈與空氣污染有很大的關系,像秸稈等生物質,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細顆粒物,大面積焚燒的話會直接推高PM2.5的數值;而燃燒產生的一些較大的灰燼對PM10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2.傷害呼吸道,危害健康
福州市一醫院急診科醫生介紹,燒秸稈而引發的濃煙,含有大量的顆粒物,包含有一些有害物質。當人處于煙霧中時,周圍的空氣中就漂浮著大量塵粒和煙粒等有害物質。被鼻子吸入時,這些顆粒就會刺激并破壞呼吸道黏膜,使鼻腔變得干燥,破壞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細菌進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若是被吸入肺部,這些顆粒物就會粘在肺泡上,引發肺部疾病,這和霧霾對人體的傷害是一樣的。
同時,當人處于煙霧中時,因呼吸不通暢,誘發心臟病的幾率會越來越高。
3.濃煙影響視線,危及交通
對于交通來說,焚燒秸稈引起的煙霧直接影響能見度,存在安全隱患;焚燒現象集中而引發霧霾的,其將影響的更是大面積的交通正常秩序,這種情況已經在華北地區頻頻出現過。鄭州、連云港、合肥、濟南、綿陽、長沙、綿陽等地機場,每逢秋收時節,因周邊地區亂燒秸稈引發的濃煙,影響航班甚至“逼停”航班的例子更是屢見不鮮。
而在本月,海都報曾經報道過,10月6日,由廈門駛往福州的D6236次動車晚點,原因是該動車在行駛至涵江站附近時,附近村民在焚燒枯草,由于引發的煙霧干擾視線,動車被迫減速通行。
4.秋冬干燥,燒秸稈易引發火情
而焚燒秸稈的時節,正是降水少、氣候干燥的秋冬時節,加上植被大都枯黃、掉葉,更是具有極大的火患,由此引發火災的例子也是不勝枚舉。
2011年,根據江蘇媒體報道,當年當地有4人因燒秸稈不幸身亡,20多人燒傷;同年6月份,安徽宿州市半個多月內因秸稈焚燒引發的火災至少達225起,造成財產損失達100余萬元。2013年11月,內蒙古赤峰市,在近一周的時間里就連續發生了8起秸稈堆垛火災,多虧消防官兵及時撲救,才減輕了損失。
而昨日,記者在閩侯荊溪鎮仁洲村焚燒秸稈的現場看到,其中一處焚燒地點,由于火苗往上蔓延,從點火地點往上連續兩個梯田均有焚燒過的痕跡,而再往上數米處就是茂密的山林。
|